??医院星标我们
近日,在普外科主任刘璐庆主任医师和介入科主任何金辉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普外科成功为一位肠梗阻患者实施了我院首例“DSA引导下肠梗阻导管植入术”,此例手术的开展是我院普外科与介入科治疗团队的一个创新,也体现了普外科对整合医学或MDT在具体病人的实际应用,填补了我院普外科在肠梗阻治疗领域的空白。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福音。
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
患者庄某,女,既往曾有“阑尾切除+黄体破裂”、“剖宫产”手术史。收住我院普外科治疗,经腹部CT检查提示小肠梗阻。考虑到患者体质虚弱,外科手术风险大且并发症多,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同意在DSA引导下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手术。
▲术前CT
手术在DSA引导下将肠梗阻导管置入空肠上段,并妥善固定,在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后,导管末端接负压吸引器,引流通畅,引出淡黄色液体约10ml。整个手术历时约30分钟,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不适。
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后4天,患者腹痛、腹胀减轻,肠梗阻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共引流出肠液约ml,测量腰围约93cm,较术前减少10cm。置管后7天复查腹部CT、X线结果显示腹部肠道无积液积气,予以拔除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现患者饮食正常,排便正常,未诉腹部不适等症状,病情好转后出院,近日随访中,庄女士情况良好。
▲左图置管后第1天;右图置管后第7天
此例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普外科团队与介入合作对于肠梗阻治疗领域又迈上了新的台阶,对需要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的评估、治疗、长期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专业水准。
相关链接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不但易导致体液和电解质丧失,引起肠管组织损害,严重时还会出现脱水、休克、肾衰竭等,致使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甚至造成肠壁缺血坏死、感染性休克或死亡等后果。
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主要措施之一,普通鼻胃管因其长度限制,仅能吸引胃内积存的胃液及气体,减压效果不是很理想。传统手术因术后易粘连造成梗阻再发,也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DSA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可根据患者梗阻部位不同给予选择行经鼻或经肛置入,无切口,无疼痛,使引流管直接到达梗阻的近端,持续、有效的减轻肠管压力,缓解症状,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部分病人避免了再次手术,也避免了肠梗阻手术在黏连、再手术的尴尬局面。
肠梗阻导管应用作为一种新的肠梗阻治疗措施,使部分肠梗阻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治愈,缩短了住院日,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身心负担。即使针对恶性肠梗阻患者,虽然不能耐受造瘘手术,但是肠梗阻导管的置入也可以减轻小肠的压力,缓解梗阻的症状,而且当导管停留在梗阻部位后,患者即可进食糖水、盐水、果汁等,这样患者就可带管生存,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质量。
在临床中,该手术不但可以通过减压吸引治疗肠套叠、术后肠粘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小肠梗阻,还可以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进行空肠营养支持。对大肠癌引起的恶性梗阻,通过经肛门型的肠梗阻导管迅速通畅肠道、消除肠管水肿后再手术,得以避免以往需先肠造瘘、要开两次刀的痛苦。肠梗阻患者在插入导管后如恢复顺利,很快就可以进食流质食物如稀饭等,通气排便后即可拔出导管。
刘璐庆
普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副教授
副院长/党员
连云港市胆道学组委员
浙江省数理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杭州市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胆石病防治专科医联体专家委员会委员
医院学会非血管介入学组委员
医院学会应急专业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本科、在职研究生、曾在医院余杭院区工作近30年,浙二余杭院区日间病区主任、杭州市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连云港市第六期人才第二层;省市级课题3项、国家及省级发表论文20余篇、国家实用型专利一项。
擅长:腹腔镜的肝、胆、脾、胰、疝及胃肠道、甲状腺、乳腺肿瘤微创手术,尤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保胆取石及肝癌的射频消融术。
坐诊时间:周一
咨询
何金辉
介入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院长
武汉市急诊医学院委员
全国心脏病介入论坛会员
湖北省急诊心梗救治中心手术专家
中国中部地区复杂心病变介入治疗专家组手术专家
湖北省冠心病慢性闭塞性病变(CTO)核心专家成员
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从事心血管介入诊疗工作27年。在湖北省率先在急诊科开展急诊介入治疗。医院(三甲)急诊科主任、导管室主任、胸痛中心主任、胸痛中心技术总监。医院通过国家胸痛中心首批论证。年医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完成心脏各类介入手术近万例,深受患者信赖。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zl/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