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医院特聘专家闫琦你造吗宝宝


点击下方绿标即可收听闫琦主任音频内容

闫琦

医院特聘专家

擅长领域:儿童常见疾病,儿童期保健,生长发育规律及评价,早期营养及喂养,儿童食物过敏

专家介绍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及儿童保健工作,曾担任儿科科主任,发表十多篇论文并获奖。年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从事0-3岁儿童保健工作,发扬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优势,将儿童早期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儿童保健工作,开展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和潜能开发,进行科学育儿评价及指导,对发育落后孩子,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提高了儿童保健工作的水平。国内首家儿科医生集团——京儿医生集团理事。

说起孩子腹泻,我想每个爸爸妈妈估计都经历过,也正因为比较常见,所以大部分家长可能都并不是太过在意孩子拉肚子这件事,最多也就是给孩子吃点益生菌之类的护理肠胃,加上在饮食上稍作注意;殊不知腹泻常见,而发病原因却各有不同,身为宝宝的第一监护人,get这些知识会帮助你大大提高升级打怪、与疾病作斗争的水平。

宝宝腹泻6大类别及护理方法

1肠道病毒感染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换季发病较为明显。

症状:

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半数患儿还会有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腹泻最严重。

家庭护理:

1、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不能滥用抗生素,有一定的自限性。

2、主要采用饮食疗法,可以喝些浓米汤,牛奶粉稀释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延长喂奶间隔时间;吃纯牛奶的儿童可以将奶煮开,去掉奶皮(脂肪)喝,利于消化,一般不必禁食。

3、宝宝腹泻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光补充白开水,小肠是不能很好吸收的,为防止脱水和引起电解质紊乱,医生一般会给予口服补液盐,家里可自制糖盐水:水ml,葡萄糖50g,食盐1.75g。

4、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宝宝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5、发现感染隔离观察和治疗;宝宝不接触患者。

2肠道细菌感染

常见的是痢疾。

症状:

潜伏期1-3天,分为慢性和急性痢疾。有发烧、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而量少、脓血便等表现,幼儿痢疾常常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便检可以查出致病菌。

家庭护理:

1、宝宝需要卧床休息、需适当禁食。病情稳定后,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禁油腻荤腥的食物。

2、对于高热、腹痛、失水的,给予退热、口服含盐米汤(配制:米汤ml,食用盐1.75g)或口服补液盐,有呕吐现象的需静脉补充生理盐水。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原则上不少于5~7日。

3、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宝宝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3受凉或感冒引起

宝宝娇弱的体质,面临季节交替时。容易受凉、感冒,继而出现消化不良。

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一般一天5次以下,大便带颗粒、酸臭,因为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有时会腹痛,便检无细菌和病毒感染。保暖后、感冒恢复或减少食量时会缓解并恢复。

家庭护理:

1、受凉或感冒引起的腹泻不会太严重,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可以按照以上秋季腹泻的饮食疗法进行,在未服用抗生素时适当补充益生菌即可。

4没有吃饱的饥饿型腹泻

饥饿性腹泻是一种由于进入食物太少而引起的腹泻。进入食物太少,患儿总是处于饥饿状态促使肠蠕动增快,患儿进食量越受限制胃肠内食物越少,饥饿性肠蠕动越明显。伴随蠕动,肠壁上的腺体分泌增多,于是出现腹泻,多见于体质差或有慢性病的患婴,唯恐消化不良,过多的忌口,过分地限制饮食量或只让饮汤水之类,由此产生肠蠕动增剧,排出稀清黏液便。很多家长误认为炎性大便,进一步加以限制食量,造成恶性循环,加剧了病情。

症状:

排便次数频繁但量少,多呈黄绿色松散便或棕色黏液便,内含奶块,主要成分为肠道分泌物,护理中食量减少得不到缓解或加重腹泻。

家庭护理办法:

1、如果已经确诊为饥饿性腹泻,需要根据宝宝月龄调整饮食结构,母乳不足者需要增添奶粉,奶粉喂养者逐渐增加到相应月龄段需求量,避开早晚增加。腹泻一天超过7次时,口服含盐米汤(配制:米汤ml,食用盐1.75g)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2、了解宝宝不同月龄段饮食添加量,及营养搭配。

5过敏性腹泻

进入宝宝肠道的细菌、病毒、各种食物都是抗原。宝宝的肠粘膜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形成了粘膜屏障,防止这些抗原进入体内出现免疫反应。当粘膜屏障功能减弱或丧失时,这些抗原便进入人的体内,激发人体产生主要为lge型的抗体,抗体与这些抗原再次相遇时便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胃肠道疾病。

这种腹泻会有家族过敏史或者个人过敏史,也是区分一般肠炎的方法;过敏性腹泻也是属于自限性疾病,会反复发作,但愈后良好。

症状:

在宝宝2个月时便会出现症状,主要为腹泻,大便型呈烂糊状,严重时可呈水样状,带粘液或血,6个月至14岁患者可出现较严重全身症状,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贫血、发育营养障碍。

家庭护理:

1、腹泻期间注意忌食油腻食物;牛奶、羊奶暂停或减少喂养量,可以选用水解蛋白奶粉,不要盲目用腹泻药,根据医嘱建议治疗。

2、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6乳糖不耐受症

亚洲成人有70%左右为乳糖不耐受体质,因为到了一定年龄后乳糖酶分泌会逐渐减少。

症状:

腹泻次数多,严重者一天可达10次,婴幼儿尿布上常常有黄色或青绿色稀便,腹部有“咕噜”声,总放屁,容易出现肠绞痛,宝宝易哭闹。

家庭护理:

1、先添加无乳糖的配方奶粉,再逐渐喂母乳或普通奶粉,根据耐受情况增加含乳糖奶类的量。

2、可以添加乳糖酶辅助消化。

关于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即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

我们知道,婴儿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给婴儿吃的食物超过其承受能力,就会发生腹泻。比如,将牛奶里的水分蒸发掉一半,制成所谓蒸发奶,然后用这种奶不加稀释地喂养婴儿,就可能有部分婴儿因奶内营养成分太高而发生腹泻。

再者,母乳的成分由于民族、饮食习惯、健康状况以及个体差异而有很大差别,有的母乳汁内含的营养成分不足,造成婴儿营养不足,而有的母乳汁内含的营养成分超过婴儿的需要,其多余的部分便随腹泻而排出体外,所以患“生理性腹泻”的婴儿,尽管从大便中排出一些营养成分,已经吸收的营养成分还是比一般孩子多。

有些宝宝出生后没多久就开始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少则三四次,多则八九次;虽然大便次数多,但是外观比较正常,呈黄色或黄绿色,没有脓血;持续时间很长,可以达到几个月甚至半年。这种生理性腹泻不属于病态,宝宝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非但不会消瘦,反而比较胖,精神、食欲都很好,生长发育也完全不受影响,看起来很健康。

对于生理性腹泻也根本不需要治疗,等到宝宝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腹泻就会逐渐好转、消失,父母不用担心,只要耐心等待。

不过,由于宝宝便次较多,容易发生尿布疹,所以一定要护理好宝宝的小屁屁,勤换尿布或纸尿裤,必要时使用护臀霜保护皮肤。如果发生了尿布疹,更要加强对局部皮肤的保护,防止发生破损和感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y/76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