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乌梅丸治疗女性更年期寒热往来出虚汗


中医怎么看更年期

经常有人这样说“某某更年期了”,这使得许多女性很是反感“更年期的称谓”,其实更年期只是个年龄段的过渡,不是一个病名的称谓,到了这个年龄段的妇女(45~55岁为更年期),会出现很多身体上的生理变化,生理机能由旺盛转为衰退乃至丧失,导致阴阳失调而头昏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抑郁焦虑,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等症状,甚是痛苦。

中医学里并没有更年期这个术语,而是把更年期归属于“脏躁”范畴。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从中医观点来看本症与“肾气衰”密切相关,此年龄段的女性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惫,导致精神忧郁,烦躁不宁,无故悲泣,哭笑无常,喜怒无定,呵欠频作,不能自控者,称脏躁。所以本病就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抑郁症、癔病性发作等。中医治疗以补脾肾、调冲任为主,兼以疏肝理情志,节嗜欲,适劳逸,慎起居,以配合治疗。

更年期潮红潮热的原因

更年期是人类必经的一个阶段,是由中年向老年过度的一个时段,女性的更年期症状更为明显,会出现很多的不适症状,潮热出汗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一般来说最早出现的症状,80%的患者此症状可持续年以上,有些还能维持到绝经后5年左右,让女性朋友们非常的苦恼。

西医解释更年期燥热盗汗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中医学认为更年期妇女多汗主要因为进入更年期之后会逐渐肝肾精血亏虚,脏腑功能衰退,进而出现盗汗症状。

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组成:乌梅肉、黄连、黄柏、附子(炙)、干姜、桂枝、细辛、青椒(去目)、人参、当归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去皮炮,蜀椒四两炒出汗,人参六两,黄柏六两,桂枝六两去皮。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对于乌梅丸的现代思考——

乌梅丸有温脏安蛔的功用,是传统治疗蛔厥证及久痢、久泻的传统方剂。

近年来,用乌梅丸治疗有蛔厥表现的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等病,由于疗效肯定,已被广泛应用。

但也有些用乌梅丸治疗效果很好,而被临床医师忽视的病症。

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胆囊炎等病,往往病程长,外见形体消瘦,抑郁不乐,体倦乏力,四肢欠温;内见心烦,口干苦,食欲差;上有头晕耳鸣,恶心呕吐;中有腹痛,嗳气吞酸;下有大便溏薄,完谷不化。

根据中医理论,上述一组症状,具有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的特点,只要抓住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大多喜用平肝泻火、育阴潜阳的方法。其实肝火上炎,肝肾阴虚,只是其中常见的证候,而对部分病程长、年龄偏大、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的高血压患者,除常见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外,既见面色潮红、口干舌燥,舌质红少苔,又有畏寒、两足不温、脉沉迟等上热下寒的典型症状,食用乌梅丸治疗则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综合征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病例,如果全身情况好而精神抑郁的患者,除心悸不宁、头晕胸闷等一般症状外,常见头面烘热、动则出汗、口干苦、舌质微紫苔黄腻等证,又见四肢不温、畏寒怕冷、脉沉弦而迟等寒象,这也属于上热下寒内外阴阳失调的病症,用乌梅丸治疗效果较可靠。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常见月经紊乱、烦躁不安、头昏心悸、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纳少便溏、肢冷畏寒等证,对这类病程长、体征少、自觉症状多、变幻无穷的病证,一般都认为是肾气不足引起,常用左归丸、右归丸加减治疗,但往往临床效果不太理想。如果从调节肝之阴阳气血出发,采用乌梅丸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屡验屡效。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更年期女性容易肝火旺,平时多喝2种“水”,祛火安神,睡得更香

更年期关怀日:更年期来临衰老看得见,做好3事更年期拿你没办法

4年的湿气,一块桔皮加姜丝,冲茶喝4天,湿气全没了,快试试

牙膏这样用来洗脸,睡前一次,7天皮肤白嫩细腻,皱纹斑点也抚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ws/69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