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引言
以下讲述的故事重点在于说明:患者不相信医嘱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而并非要反证医生是纯洁无比的“天使”。
疑医坑己 不遵医嘱 终致“短肠综合征”
某姓患者,男,38岁。曾在18年前得上呼吸道感染(实际应是风湿热),发烧、咳嗽很厉害,扁桃体也发生化脓,病程时间较长。此后,患者就常感到心慌气短,乏力疲劳,误以为是工作太累所致,未予重视。后来症状越发加重,稍稍活动就气喘吁吁、心慌不止。医院就诊,体检:呼吸急促,嘴唇发紫,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浮肿,结合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不久后又查出:二尖瓣狭窄(风湿性心脏病累及二尖瓣所致)。此阶段该患者疾病发展过程几乎是教科书标准。
随着二尖瓣病变逐步加重,内科治疗已不能解除二尖瓣病变,患者左心室功能也受到损害,心功能降到Ⅲ~Ⅳ级,于是进行手术换上了机械瓣膜。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需终身服用抗凝剂(华法林),这是个比较难用的药物。用量不足时,有发生机械瓣膜血栓形成造成动脉栓塞的危险;用量过多时,又有凝血功能下降出血的危险。所以抗凝剂(华法林)的使用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大事。而该患者服用抗凝剂(华法林)仅1个星期,就自行停药,认为既然手术很成功,医生还要叫终身吃药,一定在坑自己的钱,做长线买卖,并且出院后也不按医嘱进行复查。
果然与教科书标准病程一样,不久患者血管出现了血栓,并发生在脑部,形成脑梗,导致身体半侧瘫痪,只能住院,经过1年多治疗和康复训练,有所恢复。但其后患者又违医嘱,医院定期复检,服用抗凝剂(华法林)也仍是随心所欲,想到了就吃,忘记了就算,患者觉得最危险的脑梗也挺过来了,还有什么更可怕的呢?结果又与教科书标准病程所说一样,患者再次发生血栓,这次累及的是肠系膜动脉。肠系膜动脉栓塞,肠子就会坏死,患者腹痛无法忍受,只能入院手术,剖腹见到肠子大都已经坏死,手术清除坏死部分后,肠子只剩下了30多厘米(正常肠子长度为4-5米),成了“短肠综合征”(SBS,ShortBowelSyndrome)。因为肠子太短,水和食物快速通过通过,肠道几乎无法吸收热量、营养等身体必需的物质,身体就会出现水份、电解质与酸碱紊乱,营养不足的现象,如无适宜措施,患者很易进入肠衰竭状态,直至危及生命。虽然现代科学发展已经有了全胃肠外营养(TPN),就是通过静脉直接为患者提供水份、糖类、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身体必需的物质,患者也可长期存活,但价格相当昂贵,一般家庭难于承受。
抗凝剂(华法林)应用基本注意事项:
①严格按照医嘱剂量服药,不可擅自加减,并且在每天同一时间服药(手机定时、家属提醒,以免忘记!);
②严格按医嘱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如果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了给药方案,请按①执行。
信任医生,遵照医嘱,有利的是患者自己。
猜忌医生多用药 擅自进食胃穿孔
某姓患者,68岁,行胃息肉切除术后,医生嘱咐需要禁食24小时。患者因曾听说过胃息肉切除后吃饭没问题,认为医生是故意把情况说得严重,吓唬他,为了让他输注营养液。于是,患者擅自进食,可惜没多久就引发了胃穿孔,不得不进行外科手术。该患者盲目猜疑医生,不仅造成机体再度创伤,也带来经济损失,因为外科手术费用与数瓶营养液的费用是差异很大的。而且实际上,禁食24小时的患者,医生一般也不会让其输注营养液,最多只是通过输注糖盐水,适当补液、补能量而已。
肠梗阻 拒用药 并发心衰命归西
某姓患者,69岁,腹痛腹胀、排便停止十几日,医生怀疑是肠梗阻,医嘱拍片检查,患者断然拒绝;医生遂嘱咐使用开塞露,帮助通便,遭到患者拒绝;医生再行医嘱,劝其灌肠通便,患者又断然拒绝。患者坚持认为只要润滑肠道,大便自然就会通畅,而据他所闻,进食肥肉就是润滑肠道的好方法。未料仅隔一日,患者腹痛越发严重,出现一系列严重急性肠梗阻症状,同时并发急性左心衰,虽经尽力抢救,终因无效,不幸死亡。
更多用药故事(案例),欢迎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ws/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