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十分感谢黄主任和各位医生、护士们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让我老母亲能够顺利康复出院!”杨老太太的女儿们向医护人员鞠躬致谢。
3月29日,医院(医院)航天城院区胃肠内镜诊疗中心接诊了一位95岁高龄的患者。老人长期便秘,就诊前一日早饭后出现腹痛、腹胀的症状。黄蕊主任仔细询问病史并查体后,判断老人是长期便秘诱发的肠梗阻,立即安排腹部立位片检查,影像上典型的肠管内气液平表现证实了黄主任的诊断,老人立即被安排住院。
面对目前航天城院区收治的最高龄患者,医护团队除了针对肠梗阻的常规治疗,对老年患者护理的方方面面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很快,患者恢复了自主排气排便,肠梗阻好转。
然而,由于前期有呛咳的症状,本次发病呕吐时产生了误吸,虽然一入院就给予了抗感染治疗,老人的肺部还是出现了吸入性肺炎。黄主任立即协调组织了全院多学科会诊,各个专家们从各专业角度出发,分析病情,最终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
经过23天的治疗,杨老太太的肺部感染控制住了,各项指标也都明显好转,4月21日顺利出院。医护人员细致入微的照顾和护理,也让杨老太太一家感到亲人般的温暖。
科普时间
什么是慢性便秘?
便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一般为每周少于3次)、粪便排出困难、粪便干燥、坚硬,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
器质性便秘简单说就是各种肠道疾病引起的便秘,医院检查就医治疗原发病;而功能性便秘一般来说多为不良生活和排便习惯、社会心理因素及药物损伤所致。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功能性便秘高达15%-20%,女性多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
如何改善功能性便秘?
1.适当多饮水,增加纤维素饮食:高纤维膳食(25-35g/天)有助于排便,减少便秘的发生。
2.适当增加活动:长期久坐不动,胃肠蠕动会相对缓慢,运动不仅能提高胃肠蠕动速度,还能增加排便肌肉群的力量,有助于排便运动。
3.定时排便,姿势正确:定时规律的排便有助于调整肠道活动,使用坐便时建议垫高脚底,有助于排便。
4.避免滥用泻药:便秘难以缓解时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便药物,但要避免滥用泻药,尤其是刺激性泻药如酚酞片、大黄、番泻叶等。
5.如果便秘不能缓解甚至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来源:医院
END
编辑:杨蕾
审核:梁媛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zz/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