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病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为人父母的您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寂静的夜晚被出生不久的孩子哭到怀疑人生?
前几天在立交桥下的柱子上看到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吵夜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这可不是乡野文人的打油诗,老辈人都知道,这又是哪家娃在夜闹了!这张红纸绝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偏方”,也是“家有儿女”的无助写照。这偏方针对的是一种让孩子哭闹,让父母抓狂的疾病——肠绞痛。肠绞痛,到底是怎样一种痛,让孩子哭闹不休?你有没有过腹泻前肚子“拧劲儿”疼的那种感觉?对,这就是“绞痛”!肠腔内胀气,肠蠕动过快,即会引发肠绞痛。医学上对婴儿肠绞痛的定义是健康婴儿难以安抚的烦躁或哭闹行为。特点是无明显诱因,难以安抚,突发突止。肠绞痛多出现于生后2周,6-7周发作最频繁,3-4月后会逐渐缓解。注意!在肠绞痛的定义里有“健康儿童”这几个字,说明肠绞痛根本就不算是真正的病,孩子除了每天定时来上一段让人心烦意乱的哭闹,其他方面都正常。没有发热或呕吐,没有腹泻或血便。每日哭闹结束后,一切又回归正常。需要说明的是“肠绞痛”是排他性的诊断。也就是说必须排除其他引起婴儿腹痛的疾病,才能考虑是肠绞痛。特别是像“肠套叠”这类也表现为阵发性哭闹的疾病。肠绞痛虽然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疾病,但这种哭闹确确实实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影响到父母的情绪,影响到家庭的氛围,甚至让一些焦虑的父母四处求医。婴儿肠绞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肠神经发育未成熟、胃肠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乳糖不耐受以及心理环境因素等相关。也有观点认为婴儿的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初接受食物,尚不能适应,易引发腹部不适。肠绞痛并不会对婴儿自身造成伤害,肠绞痛更多的是对孩子父母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孩子频繁的哭吵,会严重影响父母的情绪,出现烦躁争吵,甚至会增加“婴儿摇晃综合征”发生的风险。每晚长时间的哭吵会让孩子母亲难以获得良好的休息,情绪沮丧,甚至抑郁。肠绞痛的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物理治疗包括适宜的包裹和“摇”、“拍”、“哄”等经典的安抚,“排气操”、“飞机抱”也是被经常采用方法。药物治疗是根据可能的病因来选择,包括更换深度水解奶粉,服用益生菌、西甲硅油等。母乳喂养的母亲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宜采用低过敏原饮食。食物中尽量避免牛奶、咖啡因、巧克力、蛋类、虾蟹和坚果等潜在过敏物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缓解肠绞痛的一字诀窍,那就是“换”,包括“换手,换人,换环境”!一、换手当孩子剧烈哭闹时,你可以试试换一下抱孩子的姿势,可以让孩子竖起来,趴在父母的胸前或屈起的双腿上,保持腹部适当的压力,会让孩子舒服一些。另外也可以换换安抚的手法,先来套“排气操”,再弄个“飞机抱”,还可以洗个热水澡,腹部热敷,腹部按摩等都有帮助。二、换人当父母身心俱疲,出现烦躁情绪时,最好暂时换其他人来照护孩子,这样即可缓解孩子的哭闹,也可以让照料者得以休息和放松,以便恢复体力、精力与肠绞痛进行“持久战”!三、换环境肠绞痛发作时,可以抱着孩子到处走走,或换到其他房间,甚至可以带上孩子开车溜一圈,逛逛附近的商场。新的环境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他暂时忘却腹部的不适。也可以让孩子听听音乐,甚至有人认为一些轻度的噪音也可以打断孩子的哭闹。如果还不行,只能使出终极大法——通便。可以用肥皂条或开塞露通便,“通则不痛”,排便排气后腹痛自会得到缓解。肠绞痛虽然让人烦恼,但好在是自限性疾病。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约60%的婴儿在满3个月后症状会消失,80%~90%的婴儿在满4个月后症状消失。所以,作为肠绞痛孩子的父母,除了利用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来减轻肠绞痛,让孩子尽量舒适些,还要调整好心态,适应宝宝的情绪,营造轻松舒适的育儿环境。然后就是等待,等待肠绞痛随孩子的成长逐渐消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zl/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