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中医特色疗法循经药灸法您了解多少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传统医学里都属于“痹证”范畴,都是由于免疫力低下导致以关节的肿胀疼痛为基本临床症状的疾病,都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带来痛苦。祖国医学认为,痹证多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气侵袭肌肉筋骨而致病。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可致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免疫抑制和对症治疗的方法,并无法根治,给患者带来了精神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因此,从传统中医药疗法中挖掘精髓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医院风湿科于龙主任谈一谈“循经药炙法”在临床上如何应用。

于主任说:“采用循经药灸法可以治疗各种风湿病,并减少复发。每年进行药灸治疗,能治疗沉寒痼疾,巩固治疗效果,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的过敏状态,增强抗病能力,可减少和预防疾病在冬季的发作。”

“循经药灸法使用的中药药量较小,对中药的利用充分,较西药费用相比,便宜很多。目前痹证患者非常多,而且很多的患者因为痹证的难治性及反复性,以及高昂的费用而选择放弃治疗,因此此方法给患者带来了希望。此方法发挥传统中医的优势,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同时配合使用循经药灸法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病程,减少复发,并降低西药的使用率,降低治疗费用。”于主任说。

一、何为“循经药灸法”?

药灸法是以药饼作为传热介质的一种方法,即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其归属为间接灸、隔物灸。药物直接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可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艾柱的热力更能将药物渗透到腧穴中达到治疗的目的。药灸治病防病的原理包括了调节人体阴阳、调和人体气血、温通人体经络、扶正祛邪等。

循经药灸法是选取特定的经络、穴位进行药灸的治疗方法。循经药灸属于外治法,药物经皮吸收,因此属于“绿色”疗法,通过选取不同的穴位及配用不同的药物可以调整不同经络及脏腑的气血功能,起到不同的治疗效果。此方法疗效可靠,且简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什么季节使用“循经药灸法”疗效最佳?

春季是自然界阳气生发之季,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之时,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理论,人体内的阳气春夏季也是处于生发及旺盛之时。《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之说,就是在春夏之季,调养、温补阳气,可以起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祛病祛邪之功效。并且,春夏之季,人体腠理开泄,一些寒湿痼疾,此时,也最容易驱出体外。

风湿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为阳气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严重的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被子,穿着袜子。

根据中医因时诊疗的原理,在春季,通过药炙的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可以极大的调动,振奋阳气,强壮真元。因此时,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类免疫系统疾病,能最大限度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减轻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因此,春夏之季施行“药炙法”治疗风湿类疾病有事半功倍之效,是最佳时间。

三、“循经药灸”的选穴及疗程?

督脉位于人体的后正中线上,《黄帝内经》称之为“阳脉之海”。督脉具有总督人体阳气,维系人身真元的作用,并可以调节全身经脉的阳气,并能把这些阳气输送到机体痹阻不通之处,发挥温煦机体、疏通经络、抵御外邪的作用。艾叶芳香走窜,附子散寒通络,檀香芳香行散,通过艾灸温和火气的逐步渗透,激发督脉经气,调整人体阴阳真气,内达脏腑,外通肢节,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药灸督脉施用于督脉上,因其铺灸面广,非一般灸法所能及,有调动阳气,并强壮真元,温通经络,祛风散寒除湿之功,尤适合沉寒痼冷之痹。

除了灸督脉以外,根据患者患病关节的不同也可以局部取穴。用特制的工具可将药饼和艾柱固定于关节部位。

每穴放1个药饼,艾柱是由纯艾绒制成,根据患者督脉的长度可放置10~20个药饼,并将艾柱放于药饼上,点燃上端,燃尽后放置新的艾柱,每次3~5壮,隔日1次,9次为一疗程,重症患者可连续2~3个疗程。

四、循经药灸法的主治病证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腿痛、虚人感冒、痛经、空调病、免疫力低下及其他属寒湿性病证者。

五、循经药灸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①室内温度要适中,以防感冒。

②施灸前,详细询问病情,是否有禁忌。

③按体质强弱,预制艾炷之大小,勿使太过或不及。

④施灸当日戒烟酒、辛辣、海鲜、蘑菇、牛肉、韭菜、花生等易致化脓食物,并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及进行冷水浴、汗蒸及泡热水澡。

⑤施灸前,必须消毒,防止灸伤感染。

⑥初灸时,艾炷燃烧的不可太尽,被灸者以热为度,即可去掉,慢慢增加艾炷燃烧之程度,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好。

⑦灸后,查其皮肤起泡否。如有泡明显者,用消毒针抽出液体,无菌包扎,过数日再换敷料,以防感染。

六、循经药灸法有哪些禁忌?

①法定传染病,不灸。

②癌瘤、肿疡,禁灸。

③急性炎证,如肠痈、胃穿孔、肠梗阻,忌灸。

④大饥、大饱、失惊、酒醉,缓灸。

⑤温症,伤阴明显者,缓灸。

⑥发高烧者,禁灸。

⑦孕妇,忌灸。

⑧阴虚火旺者,慎灸。

赞赏

长按







































白癫风最有效治疗偏方
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zl/15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