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红顶商人”,各级在行动
据媒体报道,9月以来,湖北省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红顶中介”专项检查,紧接着持续加大力度整治“红顶中介”。在9月初公布省编办(省审改办)投诉举报电话后,湖北省各市县多措并举,在整治“红顶中介”过程中,规范办法、公开清单、晒家底、培育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等经验做法,获国务院审改办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被《人民日报》两次报道,被评为首届改革项目奖。
湖北省紧锣密鼓进行的“红顶中介”清理工作,是全国性专项整治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近几年,中央多次强调治理“红顶中介”,各地全面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一些省份也取得显著成果。有网民表示,“‘红顶中介’蚕食着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是阻碍改革进程的一大顽疾,一定要取消‘红顶中介’,让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释放和迸发。”
官场市场通吃的“权力掮客”
“红顶中介”,即戴上官帽的中介机构,也被称为“二政府”。坊间云“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生动描绘出一些手握行政审批“大权”、横亘在企业面前的机构的负面形象。
近年来,媒体多次曝光被通报的“红顶中介”现象。医院反映,牙片机每年必须在指定机构进行检测才能通过年检,售价元的设备每年检测费就要元;某省一个万元的项目,企业支付给指定的“红顶中介”费用高达万元。
从被查处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一些部门把中介机构当作“小金库”,把自身应承担的费用转嫁给中介机构承担,或者在中介机构报销部门或个人费用。还有一些中介机构异化为腐败的“掮客”,与主管部门结成利益共同体,甚至有主管部门负责人在中介机构中“占干股”谋取私利。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红顶中介”无疑成了一道阻碍,削减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
被通报和曝光的行业、单位中的“红顶中介”现象
“红顶中介”治理难在哪
一些地方政府过时的审批要求和步骤,给了“红顶中介”生存的空间。“红顶中介”带来了三大危害:
◆乱收费。国家审计署年6月公布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年,13个中央部门主管的35个社会组织和61个所属事业单位采取违规收费、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达标、有偿提供信息等方式取得收入29.75亿元。
◆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中介乱象使企业负担不减反增,成为新的市场“拦路虎”,严重制约市场活力。
◆不利于简政放权。“红顶中介”成为一些部门的创收工具,收取过高中介费,且服务差、耗时长、手续繁琐,与简政放权的改革初衷背道而驰。
虽然随着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红顶中介”成为整治重点,但一些专家和媒体分析,在整治“红顶中介”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难点。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指出:“中介组织本应该是社会团体,但一些中介组织脱胎于政府部门,甚至领导是政府部门的退休人员,二者关系紧密。”正因如此,共产党新闻网表示:“这不仅因为放权如同割肉断腕,是自身利益的让渡,更因为放权之后,还需要及时提供更科学的监管体制与更细致的服务保障,而这两者大多没有成功经验可以照搬,还‘费力不实惠’。”
“红顶中介”的“顶戴”,再难也要摘
“红顶中介”的种种弊端,与大力推行的“简政放权”行政体制改革背道而驰。若得不到彻底清除,改革的效率和成果将会大打折扣。正因如此,随着反腐败工作不断推进,“红顶中介”成为政府整治重点。
年至今,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强调治理“红顶中介”问题。近年来,与治理“红顶中介”相关的各项规定密集出台。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群众纷纷支招。年12月,广东省惠州市成立了“中介超市”:凡是政府投资项目在行政审批环节中需要中介机构服务的,除需公开招投标或项目有特殊要求外,一律采取摇珠的方式选择中介机构。
而对于社会投资项目,项目业主也可以在“中介超市”自行挑选中介服务机构,或委托采取摇珠方式进行选择。选择中介的所有流程都在阳光下运作。有网民则提出开办网上办事大厅,所有和中介相关的服务都在网上晒出来,所有的步骤都在网上完成。这样,一切都在群众监督之中。
舆情观察
在媒体报道的案例中,中华医学会一年内召开了场学术会议,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广西饮用水行业协会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抽检桶装水,对交了会费的企业直接认定合格,否则就不合格;湖南省长沙建筑业协会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分会向企业收取保证金,企业不交钱登记就不能经营,此外,未取得行业确认证书的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企业,禁止在长沙承接该项业务,被戏称为“最牛行业协会”……打着主管单位的旗号,以政府“红头文件”为遮掩,强制服务,强行收费,行“吃拿卡要”之实,破坏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这就是让企业和百姓深恶痛绝的“红顶中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唐杰警说道:“‘红顶中介’现象大量存在,实际上反映了老百姓深恶痛绝的‘走后门’已经出现组织化、制度化的倾向,这极大地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有人说,“红顶中介”是历史的产物,在促进政府部门依法履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舆论认为,与其生出的垄断性强、乱收费、环节多、耗时长、服务差等乱象相比较,这点作用早已被消解殆尽。它不光加重了企业和群众负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甚至,已经成为新的市场“肠梗阻”“拦路虎”。这些年,关于取消“红顶中介”的呼声一直没断。
在整治“红顶中介”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多次提出要求,“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严格规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收费”。对于禁而未绝的原因,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指出,“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在作祟”。有专家认为,想要治理“红顶中介”,必须进行触动现有政府部门权力以及背后利益的改革。这既需要政府部门以身作则,更需要社会监督。正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满传所指出的,政府的改革是两个方面,一手是简政放权,退出一些本不该涉及的领域,激发企业和市场的活力;另一手是在该监管的地方要坚决监管,防止活动变得混乱。这两手都要硬起来。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刘星星)
人民云——大数据中央厨房
众云大数据开放平台
众云是业内领先的智能化舆情监测分析平台,一分钟注册,永久免费。一万家企事业单位的选择!人民慕课人民慕课致力于成为党政干部新媒体素养、舆情应对的网上课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载体。
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最好的白癜风专家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y/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