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帕内特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黏膜上皮组织,称为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肠上皮化生常常合并于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早期胃癌的大量研究,认为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与胃癌有密切关系。
一、病情介绍:
女,51岁,腹泻、大便不成形5年,5年间常常因饮食而导致腹泻,无里急后重,无脓血便,平日饮食规律,三餐按时服用,5年间,腹泻频率增加,且正常饮食也会出现腹泻,偶尔有胃部胀痛感,食欲下降,导致体重下降,人消瘦,严重疲劳,中午必须休息,下午才能正常工作。同时于年4月起绝经后出现潮热,一天内会出现潮热10余次。
年5月11日体检发现:
胃镜显示:胃粘膜粗糙性质待定。
取胃组织活检发现:胃黏膜上皮腺体肠上皮化生。
肠镜显示多发息肉,并手术切除。
切除肠内多发息肉后,仍有腹泻,且改变不明显。
二、临床体检结果:
(年5月)
三、功能医学问卷结果:
1、胃肠功能下降
2、肝胆功能下降
3、内分泌功能紊乱
四、功能医学分析:
1、详细询问病史,客户有长期严重情绪波动,虽然饮食规律,但情绪会触发肾上腺-甲状腺-卵巢轴(OAT轴),引起内分泌紊乱,从而导致胃黏膜萎缩,肠道黏膜功能下降,引起肠上皮化生以及肠内多发息肉
2、由于胃黏膜萎缩引起消化功能下降,肠道黏膜功能下降引起营养吸收障碍,同时会引起肠内毒素通过肠道吸收而进入体内,由于肠系膜上静脉供血于肝脏,因此引起肝脏毒素增多,解毒能力下降,包括雌激素代谢能力下降,因此客户出现:子宫肌瘤、乳腺结节
3、由于毒素增加,引起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甲状腺结节(参看《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医学干预》)
4、由于肾上腺-甲状腺-卵巢轴(OAT轴)的启动,引发一系列症状,出现疲劳,绝经以及更年期症状
五、功能医学干预:
按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干预原则(参看《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医学干预》)
1、去除直接损害胃粘膜细胞的危险因素:放射、重金属、相关药物;
2、对身体营养状况进行检测,补充相关营养;
3、直接修复胃粘膜细胞;
4、改善胃部消化功能;
5、对于已经坏死和功能损伤的胃粘膜细胞进行清除;
6、对体内的细菌、病毒进行清除以及控制由此引起的慢性炎症;
7、加强细胞解毒及排毒功能;
8、平衡免疫功能;
9、改善机体压力:肾上腺-甲状腺-性腺功能恢复。
第一个月功能医学干预方案:排毒、修复肠胃道黏膜功能
在第一个月干预过程中:
1、出现多梦,几乎每晚都在做梦,大便褐绿色,成型,只出现过一次腹泻,同时会出现胃部刺痛感,疲劳稍有加重,但胃口和食欲较前明显好转。
2、同时在第一个月干预快结束时,重新来例假,共5天,量较大,且为鲜红色,潮热明显减少。
3、脸上的斑较前明显加重。
分析:
1、做梦、大便褐绿色、脸上斑加重,都为排毒反应。
2、胃部刺痛是黏膜修复的表现。
3、疲劳加重,为排毒消耗能量所致。
4、例假恢复正常,是内分泌功能初步恢复的表现。
第二个月功能医学干预方案:加强排毒,继续修复肠胃道黏膜功能
在第二个月干预过程中:
1、仍有多梦,大便为黑绿色,成型,偶有不成形,胃部仍有刺痛感,疲劳有减轻,胃口和食欲有短暂几天下降,其他时候正常。
2、脸上的斑仍有加重,且面积加大。
3、每天早上起床后会咳痰,为白色。
4、仍旧有例假,量多、颜色鲜红,共4天。
第三个月功能医学干预方案:继续修复肠胃道黏膜功能、改善肾上腺功能、排毒
在第三个月干预过程中:
1、多梦明显减少。
2、胃刺痛消失。
2、疲劳明显减轻。
3、大便为黄色,成型。
4、脸上的斑颜色明显变淡。
5、痔疮发作。
年9月11日
复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粘膜活检:黏膜慢性炎(活动期)
六、总结:
1、年5月胃粘膜粗糙性质待定,胃组织活检:胃黏膜上皮腺体肠上皮化生,功能医学干预后年9月复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粘膜活检:黏膜慢性炎(活动期),胃黏膜恢复明显,降低了肠上皮化生导致癌症的风险。
2、客户大便成型,疲劳等症状明显好转。
3、对于这个客户,干预方案尤其要以排毒为主,其次要注意肠胃黏膜的修复。
4、干预过程中出现的康复反应(多梦、胃刺痛、大便褐绿色、疲劳加重),要提前和客户做好沟通,避免客户出现担心。
5、客户的情绪及精神压力应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y/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