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陈燕燕/文毛朝青/图
通讯员林浩
吞了颗”彩虹糖“
却在肚子里膨胀成了乒乓球
南平9个月大男童
多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需警惕的是
这种早就被禁售的”糖“
仍在福州一些中小学门口热卖
……
水晶宝宝酷似彩虹糖,容易被孩子误吞
最近,9个月大的南平男童小武(化名)一吃就吐,小肚子胀得老大,父母以为是消化不良,医院,医生发现他得了肠梗阻,引起多脏器衰竭,有生命危险。
开刀后,医生从小武的回盲部找到一个“水晶宝宝”,足有乒乓球大。
水晶宝宝是一种化学材料的装饰品,五颜六色,原本只有半颗米粒大,吸水后能膨胀几十倍,像果冻一样,在福州一些中小学周边店铺热卖,不少小孩拿来当球、子弹玩。
在国内,已多次发生小孩误将水晶宝宝当彩虹糖吃的事故,专家提醒,水晶宝宝一旦误吞,很容易躲过彩超、CT的排查,很容易误诊。
男童腹胀多日误以为消化不良
今日,小武医院。家人心有余悸,他们说,11月14日,小武突然呕吐、腹胀,医院的医生推断是胃肠炎,挂了点滴,肚子越来越胀,体温飙升到38.1℃。
两天后,小武被送到另医院,腹部彩超显示,他有严重的肠梗阻,肠道已不通畅,但治疗后也没有明显改善,小武剧烈呕吐,开始昏昏欲睡,小脸胀得青紫。
“情况危急!”医院后医生发现,小武已引发了Ⅱ型呼吸衰竭、急性肾损伤、中毒性脑病、血小板减少症、应激性高血糖等并发症,奇怪的是,CT、彩超都找不到肠梗阻的原因,只能剖腹探查。
当晚,该院医生连夜手术,在小武的回盲部找到一个“水晶宝宝”,足有乒乓球大。
医生取出的水晶宝宝,足有乒乓球大
术后,小武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因肠梗阻产生了毒素,他多脏器衰竭,高烧40.5℃。
期间,该院请了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吴典明、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王世彪会诊,抢救大半个月,他才有好转,但还得继续治疗一段时间。
小武不会走路、说话,怎么会吞下水晶宝宝?重症监护室主任刘明杰一再追问,妈妈才想起,小武的姐姐喜欢玩水晶宝宝,可能小武以为是糖,塞进了嘴巴。
意外多次发生幼童尽量不玩
这样的意外不是第一次。
今年2月,江苏一父亲将水晶宝宝当彩虹糖,喂给3岁的女儿吃,发现时,女儿已吃了多颗,医院吃药才排出;哈尔滨、浙江、南京、重庆等地也曾发生幼童误吞事件。省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方一凡说,三年前,一个2岁多的女孩误吞水晶宝宝,胀到乒乓球大,卡在小肠远端,开刀才取出。水晶宝宝软弹、又是透明的,藏在在腹腔里,CT、彩超很难识别,很容易误诊。“
他提醒,误吞水晶宝宝后,一旦进入气管,可能造成呼吸道堵塞,严重时可能造成窒息;如果卡在肠道,很容易引起肠梗阻。此外,经过胃酸溶解,可能释放出毒素,存在慢性中毒的隐患。
刘明杰主任也建议,家长尽量不要购买水晶宝宝,即使给大龄孩子玩,也要密切观察,若发现孩子误食,应立即催吐,并及时送医。
曾被部门严查近来又热卖
今天,记者发现,福州多所小学周边的文具店卖水晶宝宝,一瓶几十颗,只卖一元钱,包装上没有生产地址和商标。
福州井关外路的文具店
福州井关外路的文具店卖的水晶宝宝
福州屏东路的文具店卖的水晶宝宝
在福州鼓楼实小外的一家文具店,几乎卖到断货。不少小学生在买水晶宝宝,他们说,泡在水里很好玩,还可以塞进塑料玩具枪当子弹。
记者问老板“有毒吗?有没危险?”她说,应该没毒,不吃就不会有危险。
实验
记者买回三瓶水晶宝宝,放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后,就从半颗米粒大膨胀成花生米大,两小时后,已胀到龙眼核大小,稍用力可捏碎。
▼
将“彩虹宝宝”放入水中
▼
放了三小时后,开始变大
▼
五小时后,变得比一元硬币还大
▼
多个家长表示,多年前,水晶宝宝就曾在福州中小学流行,因为是三无产品,工商部门严查,许多店铺不敢再卖,最近又开始流行,有人曾把水晶宝宝扔到马桶,当场把下水道堵了,万一小孩误吞,后果不堪设想。
早在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发出警示:水晶宝宝含有重金属和芳香类化合物,无论是皮肤接触还是吸入,都可能危害儿童健康。
此前,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也指出,水晶宝宝是一种基丙烯酸的化学物质,本身对人体无害,但为了提高弹性、色泽,部分不良商家可能添加有致癌危险的苯乙烯聚合物和工业色素,孩子皮肤敏感,如长时间接触,易引起接触性皮炎、湿疹等,一旦触摸,应马上洗手。
大家都在看
●这可能是福建最温暖,医院宣传片
●美容院按摩,3月后竟查出乳腺癌!医生怒称:这种按摩“害惨中国女人”
●福州人注意!下月起在医保药店买不到这些东西了!刷医保卡还有新规
海峡都市报社新媒体生活部出品
值班编辑:小渔
赞赏
长按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福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s/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