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急性肠套叠熟悉的名陌生的病知名专家刘


小旭凯的父母在出院前感谢刘翔主任

6月13日,在阜阳某院的推荐下,医院知名专家、儿外科主任医师刘翔接诊一例10月余患儿,经检查系肠套叠,在刘主任的指导下,由我院普外刘振生医生、影像中心范京医生给予灌肠处理,几分钟后顺利解除患儿症状,留院观察一天后,次日办理出院,图为出院前刘主任给予患儿家属进一步指导,家属十分满意。这也是医院阜阳院区开诊以来接收的第3例肠套叠患儿。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男女之比为2~3:1。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

可能许多妈妈对肠套叠有所耳闻,但并不清楚肠套叠最佳治疗时间很短,只有24小时!并且肠套叠是一种可以危及宝宝性命的疾病,肠套叠一旦延误治疗绝对是一件大灾难。

医院知名专家、儿外科主任医师刘翔为您解答

早期表现有腹痛、呕吐、便血。有一些表现,是宝宝患肠套叠的典型症状。如下:

1、腹痛、哭闹——肚子疼是肠套叠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但是因为宝宝小,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会出现阵发性的哭闹,疼痛剧烈时还会缩住双腿,或手抓腹部位置,脸色发白,额头出冷汗。

2、呕吐——宝宝在哭闹时还可能伴有呕吐,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宝宝喝完奶后。

3、腹部有包块——在宝宝右边的腹部可以摸到包块。

4、便血——在肠套叠发生的8~12个小时后,宝宝会出现便血的情况,大便多是暗红色的,像果酱一样,这种情况说明肠管的黏膜已经处于坏死的边缘了。

5、便秘——肠套叠有可能将宝宝的肠子堵住,从而发生便秘。所以,宝宝肚子疼又没有大便,就要提高警惕了。

肠套叠刘翔提醒:

作为最危险的婴幼儿急症之一,肠套叠往往来势汹汹,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会造成严重后果!关于肠套叠,这些事一定要知道:

易发年龄:2个月~2岁

急性肠套叠的高发年龄在2个月~2岁之间。而且,相比较而言,胖嘟嘟的宝宝更受肠套叠的青睐。

关键时间:48小时内

如果在发病48小时内宝宝没有脱水表现,肚子不胀,医生会用气灌肠疗法使肠管复位,成功率可达95%以上。而如果套叠的时间超过48小时,宝宝排出了鲜红色的大便,腹胀严重,说明肠管已经缺血、坏死,需要手术治疗。越早发现,医院治疗,宝宝受的痛苦越小。

就诊科室:小儿外科急诊

怀疑宝宝是肠套叠,就诊时直接去挂外科急诊,而不要去消化科或普通外科挂号。因为肠套叠是急症,挂外科急诊能够争取时间,尽快处理,减少宝宝的痛苦和疾病进一步发展。

儿外科

医院阜阳院区小儿外科分小儿骨科、小儿普外科、小儿泌尿科三大亚专科。设有床位22张,拥有江淮名医1人,知名专家2人,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其中孙军教授系江淮名医,小儿骨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医院副院长。刘翔教授系小儿外科主任医师、安徽省医学会原小儿外科主任委员。

小儿骨科:全国小儿骨科副主任委员单位、安徽省临床重点学科。主要诊治18周岁以下小儿脊柱、四肢及其附属组织(肌肉、肌腱、神经等)的外伤、炎症、畸形、骨病和肿瘤等疾病。在矫治小儿骨关节畸形如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和脊柱侧弯以及各种骨关节疾病如小儿骨肿瘤、骨关节感染、臀肌孪缩症、产瘫、脊髓栓系综合症和痉挛性脑瘫等方面经验丰富。

小儿普外科:收治各类小儿普外科疾病患儿,常规使用微创外科技术治疗小儿常见普外科疾病,如:腹股沟斜疝、阑尾炎、胆总管囊肿、膈疝、食管裂孔疝、下消化出血、先天性巨结肠、卵巢囊肿、肠系膜及大网膜囊肿、脾脏切除术等。腹腔镜技术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留下疤痕。

小儿泌尿科:腹腔镜微创治疗先天性肾积水、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膀胱输尿管返流、泌尿系肿瘤、性腺发育异常、高位隐睾等疾病。常规开展尿道下裂、两性畸形、隐睾、鞘膜积液、隐匿阴茎、泌尿系外伤等疾病的治疗,达国内领先水平。

好消息

  经安徽省卫健委批准,自年1月1日起,医院医院儿科设立阜阳院区,并派驻江淮名医等资深专家及护理人员常驻阜阳开设儿科诊疗业务:

  1.儿科门诊:儿内科、神经内科、儿童康复科、儿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肤科、儿保科

  2.江淮名医门诊:每周三(骨科孙军、儿内科吴成、康复科童光磊)

  3.儿科病房:儿内科、儿童康复科、儿外科(含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新生儿内科

  欢迎阜阳及周边地区患儿就近就医!!!

     -77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s/46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