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为六腑之一,“传化物而不藏”,以通降下行为顺,以滞塞不通为逆。若肠道通降失常,就有可能出现肠梗阻的症状。肠梗阻在临床上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平常人可能对此病不甚了解,更不知道肠梗阻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肠梗阻一旦发生,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肠穿孔。如何有效治疗肠梗阻呢?
肠梗阻,类似中医所称“关格不通”的“肠结证”。以痛、呕、胀、闭为主症。
肠梗阻是由于全身和局部的因素对于肠管的综合作用,引起机体调节机能失常,肠管通过障碍而发生。全身性因素如受寒发热、饮食不节、腹泻、过劳、上呼吸道炎和肺炎等,局部因素如粘连带、蛔虫团、肿瘤或先天异常等,引起肠腔狭窄或阻塞,或肠管痉挛、麻痹而成本病。
近来,我院儿科就接诊了这样一例患儿:
患儿王某,男,45天。因反复呕吐3天,于年11月4日在我院儿科就诊。查体结合立位腹片考虑不完全性肠梗阻。患儿精神反应好,一般情况可,无脱水貌,小便正常。与家属沟通后予以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行太极摩腹、脏腑点穴、点天枢、振神阙、补脾经等手法推拿15分钟,患儿出现排气,并排黄色糊状便1次。再次推拿10分钟候再排便1次。患儿安静入睡,醒后食乳1次,未再呕吐。嘱家属回家后继续顺摩腹。二诊未再呕吐,大小便正常。效不更方,继续推拿一次后电话随访患儿一切正常。家属感叹小儿推拿之神奇效果。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因此大多会尽量满足宝宝的饮食需求,但宝宝肠胃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贪食无度很容易引起肠胃的不适甚至疾病。小儿肠梗阻便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属于肠道通过性障碍。肠梗阻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甚至发热、脱水等。因此,孩子日常饮食需引起父母的足够重视,预防肠梗阻发生。
首先,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临床发现,肠胃中的蛔虫是引起肠梗阻的主要原因,生吃的蔬菜、水果等必须用流水清洗彻底,从外面买回来的熟食不要让宝宝直接食用,最好充分加热消毒后再食用;同时父母也要培养宝宝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避免病从口入。食用了不洁净的食物除了会引起急性肠胃炎外,也容易引起肠梗阻,而急性肠胃炎严重时反复腹泻也会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其次,控制宝宝的进食量和次数。宝宝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除要避免摄入过冷、过热或刺激辛辣性的食物,还要控制宝宝进食的数量和次数。宝宝如果摄入过多的花生、瓜子等干果、空腹吃大量的柿子、杨梅等对肠胃有刺激性的食物,也容易引起宝宝肠胃不适甚至肠梗阻。
最后,饭前饭后莫剧烈运动。宝宝饭前饭后半小时内尽量不要过于剧烈运动,避免肠胃饱食后出现扭转而导致肠梗阻的发生。
医院
儿科·小儿推拿
(门诊1楼室)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m/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