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医生值班日记小儿哭哭哭,应该考虑这个


如果孩子出现阵发性疼痛、呕吐、血便、腹部出现肿块这4个症状或者其中一个症状时,家长就一定要警惕,医院就医,尽量在12个小时内就诊,抓住治疗的黄金时间。我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郑焱生将这揪心的救治过程写进了他的日记,我们跟随这篇日记一起去了解整个事情前后。

郑焱生:小儿哭哭哭,应该考虑到这个!

医生郑焱生

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

—1—

9月17日中午时分,胃肠外科住院部忙碌,我仍在处理住院部事务。“郑医生,这里有个新收的病人!”下午1点,护士告诉我:有一个6月龄的男婴因“哭闹不安、解果酱样血便6小时”入院。我三步并作两步奔向病房。

婴儿哭闹不已,妈妈则是一脸愁云。“医生,孩子怎么一会哭得厉害,一会又安静,还拉血便!”男婴的妈妈抱着孩子,急出了眼泪。我边安慰家长,边了解宝宝的情况。小孩的妈妈说,孩子昨天开始未解大便,爷爷以为消化不好,便在药店购买促消化的药,今早小孩开始哭闹不安,快到中午时拉血样便,她这才慌了神,医院。

我发现男婴左下腹可扪及长条型、可活动、有压痛的肿块。“肠套叠的可能性非常大。”刻不容缓!我立即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冯疆勉主任医师指示:先急查腹部彩超,再行空气灌肠。

—2—

在家属的积极配合下,我给小孩急查腹部彩超,结果再次证实我的看法——肠套叠。时间越久,肠子坏死的可能性越大。我们争分夺秒,护送宝宝到放射科行空气灌肠。

放射科黄大办医生在X光透视下看到套叠的肠子好长一段,复位有难度。如复位不成,只能进行手术。黄医生和助手熟练地操作仪器,但灌进的空气根本推不动套叠的肠子,大家的心都紧绷着。

重新调整孩子的体位和仪器,再次空气灌肠。当看到气体闪光样沿着肠管向前推进时,一会的功夫,空气顺畅进入整个腹腔的肠管,复位成功!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3—

夜幕降临,当大多数人进入梦乡时,外面街道依旧灯火通明。放心不下的我悄悄到病房探望这个小宝宝,他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吸吮母乳,安静地进入梦乡。

虽日常面对误解或失败,我有时也觉得心里很苦,但治病救人的信念始终没有磨灭。看着患儿可爱的模样,我感觉,所有的努力、汗水、艰辛都将化为动力,鼓励我继续前行。

他说

肠套叠是指肠的一段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多发于婴幼儿,尤以4~10个月的婴儿最多见,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约3:1或4:1。多为回肠套入盲肠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饮食改变、肠管发育不完善、肠蠕动正常节律紊乱或病毒感染等。

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是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小孩阵发哭闹不安,哭闹3~5分钟,间歇10~15分钟,疼痛时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手足悸动、出汗。伴有呕吐和解果酱样血便。常在腹部可扪及腊肠型、可活动、有压痛的肿块,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步出现腹胀等肠梗阻症状。超声检查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表现为“同心圆征”“套桶征”。

治疗方法首选空气灌肠,在X线透视下明确诊断后,将空气经肛管注入结肠内,逐渐加压,直至套叠复位。如果病情超过48小时,或怀疑有肠坏死,或套叠不能复位,或灌肠复位后出现腹膜刺激征及全身情况恶化,都需要行手术治疗,那么及时就诊尤为重要!

所以当家长遇到宝宝不明原因的长时间哭闹不安,呈阵发性,或伴呕吐,解果酱样血便,家长要警惕肠套叠。作为爸爸妈妈,最重要的是能够尽早发现,医院就医治疗。肠套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早期就诊,95%以上的患儿可经空气灌肠整复治愈,方法简便,效果显著。

胃肠外科24小时—

文字

胃肠外科郑焱生

编排

经营发展科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m/35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