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针灸治疗腰痛八法


周楣声针灸治疗腰痛八法

作者/魏从建周楣声(指导)

腰关节是人身之枢纽,是上、下部的连接部分,活动量与活动范围最大,负荷最重,且无肋骨和髋骨的保护和支撑,所以极易损伤,而腰痛也就成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与多发病之一,中医治疗腰痛内治外治方法甚多,其中特以针灸疗法最为常用而有效。但在临床上大多是东鳞西爪,杂乱无序。

笔者从师临床多年、深深体会到,周师对汤液的理法方药与针灸的理法方穴,均能有条不紊,全面周到,特将其平日治腰痛的方法与验案,归纳整理,列为八法,作为随师之心得,并提供切磋交流。

一、天应取穴法

腰痛特征:疼痛位置固定。

取穴原则:寻取痛区中心压痛明显处。

针灸方法:针刺或以火针代灸。火针可用大头针代替,烧红后垂直刺入皮肤约3mm,可按压片刻再去针,一般以一穴为准,在同一孔穴可重复1~2次。

二、远近相呼法

腰痛特征:腰痛、影响下肢运动。

取穴原则:在患处就近取穴与远道取穴相结合(循经或不循经,上肢或下肢均可)。常用就近取穴:阿是穴或腰夹脊(相应的),大肠俞、肾俞等;远道取穴: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一般按腰痛的部位只选一组穴,即远近各一穴。

针灸方法:以针刺为主,在近处进针得气后停针不动、再于远处循经取穴(或不循经),进针,得气后即加强手法,令气直达病所即停,随即泻第一针,再下第二针处催气至病所,如此三度而行之,使病衰痛止为度,近处泻,远处补,可双手同时运针。

三、从阴引阳法

腰痛特征:腰痛连及下肢内侧及下腹者。

取穴原则:前病后取为从阳引阴,后病前取为从阴引阳,正腰痛前取阴交穴,侧腰痛取同侧天枢,亦可在病痛处腹部对应点取穴。

针灸方法:采取灸架固定薫灸较针刺疗效好而持久,如出现灸感,且能自前向后直达腰部者,疗效最佳。

四、上下交征法

腰痛特征:腰痛,痛无定处或二便不能用力。

取穴原则:取上、下肢应病要穴以手足同治,上肢可取腕骨或后溪,下肢常取足三里、申脉,可取同侧上、下肢穴位,亦可交叉取穴,上下任选一组。

针灸方法:以针刺为主,可双手同时运针,催上、下之气相接并直达病所。

五、俞募相连法

腰痛特征:腰痛范围较大,延及胁肋或前后阴部。

取穴原则:腹、背部同时取穴、前取募穴,后取俞穴,如前取石门(或阴交),后取三焦俞,或前取京门后取肾俞,亦可取大肠俞和天枢。

针灸方法:灸或针,可前后同取,亦可轮流选之。

六、独取耳尖法

腰痛特征:腰痛剧烈,病程较短,由急性闪挫伤所致。

取穴原则:双侧耳尖穴,以右耳尖穴为必取。

针灸方法:耳轮水针或点灸,耳轮水针多在耳尖穴注射5%利多卡因0.2~0.4ml,以局部皮肤肿胀色苍白为度。

七、同中求异法

腰痛特征:腰痛有多种兼症者。

取穴原则:随兼症不同而取不同的穴位,腰痛不能举足取申脉,腰痛不能小便取太冲,腰膝拘挛痛取阴交,腰痛连髋,脊强不可转,取腰俞。

针灸方法:针或灸,其他参见三、四、五法。

八、左右开弓法

腰痛特征:双侧腰痛或双侧轻重不一。

取穴原则:双侧同时取穴,取穴方法参照二、三、四、五法。

针灸方法:针、灸,或点灸,具体可参照二、三、四、五法。

病案举例

1.急性腰扭伤

王××,男,30岁,用力不慎致腰部疼痛半天,不能俯仰转侧,咳嗽或腹压增加时疼痛更剧,由他人扶掖来诊,体检:患者被动体位,第4、5腰椎右侧腰肌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拇趾背伸试验均为阴性。诊断为:急性腰扭伤。

取穴:用独取耳尖法,取双侧耳尖穴,用利多卡因进行穴位注射,每穴0.3~0.4ml,以皮肤隆起、苍白为度。治疗后即见减轻,第二天有反复,再予前治疗,3次痊愈。

2.腰椎骨质增生

乔××,女,50岁,腰痛3年余,加重1个月,腰部活动不利,放射至左下肢,伴麻木,行走10米远左右即需休息片刻,体检:腰4、5左边压痛,且向左下肢放射,患侧殷门、委中、承山均有压痛,X片示:腰椎变直,第4、5腰椎骨质增生。诊断:腰椎病。

取穴:天应取穴与远近相呼法合用,取腰4、5左边压痛点和承山,先针腰4、5压痛穴,如此反复三次,腰痛大减。遂取灸架固定熏灸腰4、5压痛穴,共治10次,患者腰痛缓解,随访半年未复发。

3.风湿性腰肌筋膜炎

张××,女,52岁,患者腰痛7年余,劳累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剧,得温则舒,疼痛部位不定,或在左,或在右,或伴右下肢疼痛酸胀,或移于左下肢。体检:两侧腰肌广泛性腰痛,血检抗“o”,血沉25mm/h,类风湿因子阴性。诊断:风湿性腰肌筋膜炎。

取穴:以上下交征与俞募相连法为主加减,每日治疗2次,上午取风池、手足三里、后溪、申脉(均双侧),平补平泻,上、下同时运针,使气至病所,下午取三焦俞(双侧),阴交穴、熏灸,5次显效,9次疼痛消失,后以熏灸阴交20天巩固疗效,2年后随访,未再疼痛。

4.隐性脊柱裂

王××,女,35岁,腰痛多年、疾病绵绵,近因受凉而腰痛加剧,腰正中疼痛,不能俯仰,体检:第5腰椎压痛明显,X片:腰5骶1隐性脊柱裂。

取穴:从阴引阳法,选用:阴交,灸架固定熏灸20分钟后。热流直向痛处透去,1小时后热流消失而停灸。康复治疗7次,患者腰痛及局部压痛皆停消失而停止治疗。

体会与心得

一、用针与灸治疗腰痛,以灸法的效果较为持续稳定,反复者少,针刺则相对逊色,而火针代灸,由火针所致的针孔与直接灸的灸疮基本相同,故具针与灸的双重作用,对于腰椎骨质增生等所致之慢性腰痛。在其压痛明显处进针,症状能得到较长时间的缓解与保持稳定,用灸架固定熏灸,很多人出现灸感直达病所的理象。这说明穴病相连,出现这种感觉的常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是手持艾灸法无可比拟的。

二、临床实例证明,隐性脊柱裂或腰椎骨质增生之类患者,用针、灸或火针代灸治疗后,脊柱裂未闭。骨质增生未见消退,但症状则能缓解。其机理尚待探讨,有人认为脊柱裂与骨质增生之类病理结构与邻近组织之间能产生某种致癌物质,当这些部位接受火针或他种疗法作用后,改变了其互相关系,产生了一种新的组织间的平衡,故而脊柱裂未闭合,增生骨质未消退而疼病却大大减轻或消失,这种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与证实。

三、腰痛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体征之一,贯穿在流行性出血热的全部病理过程之中,吾师采用阴交四针(阴交、命门、左右肾俞),能使腰痛立即缓解与消失,而对其他原因所致之腰痛应用本组穴位也可有效,但不能如流行性出血热之腰痛神奇,而阴交四针也有俞募相连,从阴引阳之意在内。可见八法适应症既是各有偏重。而八法本身也随时在变通。

四、腰痛由软组织损伤或腰肌劳损所致者,收效快,恢复后症状亦不易回弹,风湿性腰痛,收效较慢,且常反复。两者均以2、4、6法为常用,痛无定处以2、5、8法为常用,腰痛延及下肢者,可以2、5、6、7、8法参而用之,治疗腰痛和其他病症一样,不能为一方一法所拘,针灸的最大特点就是异病同治,立法只是便于心中有数,而免临症下手犹疑,而且各法之间也是由于各人应用的体会不同,而效果也有所差异,这也是我随师的粗浅体会。

五、临床上运用异病同治的针灸方法。就可以少胜多,减少与节省许多医疗设备。但也要同病异治,使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皆为我用,更何况腰痛的原因众多,证候复杂,而针灸八法也只是众多治疗方法中之一法而已,诸如推拿、拔罐、刺络、敷贴、中药汤剂等均不可偏废,只有左右逢源,才能相得益彰。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腹针疗法知识背景

腹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在腹腔内集中了人体许多重要的内脏器官,生命活动的许多功能均是在这些重要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下得以运转的。除此之外,人体还有更为完善的机能调节系统,使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在调节系统的控制下进行,使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反馈,保证人体内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首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腹部不仅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内脏器官,而且还分布着大量的经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较广的途径。脏腑的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的地方,也是审查证候、诊断及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其大多集中在腹部,故又腹募穴。腹针治疗内脏疾病或慢性全身性疾病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径最短等优点

再次,维持机体的稳态,这是医学的共识,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外病及里,里病外显。此外,中医还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社会、心理对人体的影响。人体作为一个外界的承受体与内脏的反应物,则是通过经络调节使自身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内脏系统的失衡和在体表的反应相关,这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即“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们也常把这种脏腑失衡的体表反应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体针、耳针、头针等大多是利用对脏腑的疾病通过体表的针刺反馈进行逆向调节这一原理。腹针虽然也是针刺体表,但由于腹穴在解剖学上的优势,使之对脏腑失衡的调节更为有利,故可提高内脏在应激状态下的相对稳定能力。

“落藏之无痛腹针”是在落藏思维与经络八卦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的穴位以调整人体五脏、阴阳平衡与气血转输,从而治疗全身各系统疾病的一种特效针灸。

安全:“腹部深似井,背部薄如饼”,故在腹部进行针刺治疗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腹针针刺的深度只扎在皮下脂肪层,深不过肌层。这是腹针针刺的有效层次,不会伤及器官。

无痛:腹壁肌肉和脂肪均比其它部位厚,且没有大的神经和血管分布,所以腹部的疼痛感比较模糊和迟钝,故针刺时常感觉不到疼痛。腹针治疗强调:“刺至病所”,就是把针刺到特定的部位,便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不像传统针灸的“气至病所”需要产生酸、麻、胀、痛的针感来发挥疗效。要求操作者手法轻巧,采用套管进针快速进针,更加确保无痛。

简单易学:本疗法取穴少,只需十余穴,且定位和进针容易,手法简单,非常适合广大医学爱好者及医师学习与运用。使用腹针治疗只要求定位、方向以及深度准确就能扎出来疗效,不需要提插捻转等手法,故每位学员在上课期间都能很好地掌握住腹针的操作和治疗!

疗效明确:腹针是针灸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凡是传统针灸能够治疗的疾病腹针都可以治疗,另外腹针调补的作用特别突出,对一些正气不足,过度虚损,久病体虚,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各种慢性病,以及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骨性病,妇科病,男科病,更年期综合症都有很好的疗效。此外,腹针不但对于各种急、慢性病效果很好,在美容美体塑形,养生保健行业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

本课程由李松芝老师讲授落藏思维在腹针中的应用,并与大家分享多年临床中珍贵的的诊治思路与经验。李老师授课思路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场即可让没摸过针的老师掌握腹针技术!当场让中医基础薄弱的老师知道病根在哪!当场让没有治疗思路的老师学会对症下针!

李松芝,执业医师、主任医师,曾执业于黑医院(三甲),现致力于传承与传播中国传统医学与文化。李松芝老师自年开始从事医疗行业工作,年开始跟随特效腹针专家郑怀玉老师学习并应用腹针,年跟随周嘉荣老师学习宗筋疗法,深受启发,并将落藏思维应用到腹针当中,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年李松芝老师受邀在中国针灸推拿协会教学授课,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无私的传播给社会,目前课程足迹遍布祖国南北,学员超过千人,受惠患者超过万人。授课内容包括:落藏腹针疗法临床研修班;落藏刺络疗法临床研修班。

1)疼痛科: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鼠标手、腱鞘炎、腰椎病、关节炎;

2)内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荨麻疹、痛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脂肪肝、肝硬化、肿瘤术前后调理;

3)儿科:湿疹、哮喘、呼吸道感染、尿床、过敏、鼻炎、发育迟缓、厌食症、多动症;

4)消化科:腹泻、便秘、胃肠炎、腹胀、肠梗阻;

5)呼吸科: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

6)神经科:偏瘫、面瘫、中风后遗症、癫痫、面神经麻痹、带状疱疹;

7)睡眠科: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梦魇;

8)眼科:近视眼、用眼疲劳、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白内障;

9)女科:子宫肌瘤、乳腺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不孕不育、妇科炎症、阴痒、产后护理;

10)男科:阳痿、早泄、前列腺肥大;

11)情志科:更年期综合征、忧郁症、学习障碍;

12)美容科:减肥塑形、丰胸、痤疮、黄褐斑、脱发、早白发。

落藏腹针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

将开课于

9月13日—16日(13日报道)上海

9月19日—22日(19日报道)太原

报名方式

陈主任(同







































消除白癜风
白癜风有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m/27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