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图文解说肠梗阻导管的临床应用


北京治疗酒渣鼻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so_8590068.html

作者:医院介入科谢长远

肠梗阻简介

肠梗阻是非常常见的急腹症之一,60%由粘连引起。重要的是早期确诊和治疗。一旦确诊为肠梗阻,实施胃肠减压是针对肠梗阻所必要的急救处置措施。传统的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2、保守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

一般不全梗阻或高位梗阻时,使用插入的胃管可将胃中的空气,食物和胃分泌液吸引并排除,从而解决肠管胀满,阻止肠梗阻恶化。但是全梗阻或位置稍低的梗阻时,胃管无论怎样在胃中减压,也不能彻底改变梗阻状态。

此时,介入医师就可以在治疗肠梗阻上发挥自己的优势: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这不是神马高大上的操作,手术过程不难,有的几分钟就能解决,当然也有不好做的病例,可能有部分同仁还没有开展此项业务,我们科近几年来做了不少此类病例,我就把我的少许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肠梗阻导管的优点:

肠梗阻导管可以随肠蠕动到达梗阻平面以上,可以将梗阻平面以上的肠内容全部吸出,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的症状,缓解肠壁水肿。

相当一部分病人导管可以通过梗阻平面,导管前部球囊直径约2cm左右,通过后可解除肠道梗阻。

导管可支撑肠管起到肠排列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粘连复发。

对结直肠肿瘤的患者也起到很好的临床作用,可作为术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手段,将肿瘤以上的肠腔内容物吸净,缓解肠壁水肿,减少毒素释放,降低手术的风险。

肠梗阻导管的适应症

比较适合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特别对于术后粘连肠梗阻,外科医生很头疼,保守效果不好,再次手术可能加重粘连,肠梗阻导管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现在我院肠道肿瘤患者作为术前准备,也提倡放置肠梗阻导管。根据我们的经验,除了绞窄性肠梗阻,均可以尝试肠梗阻导管,因为手术本身几乎无风险,仅有少部分患者导管不能下行,也不会造成不良后果。

术前注意事项

要放置胃管充分引流胃内容物,因为胃内潴留液太多,造影剂都漂浮在胃内,肠道显影差,而且手术过程中患者会恶心呕吐,影响操作。

手术操作

术前腹部平片或腹部CT:

多处液平和弹簧圈状肠粘膜

CT提示肠腔积气、积液,肠腔扩张

肠梗阻自带的导丝引导下经鼻腔进入食管、胃腔

经导管注入造影剂,也可以让患者提前口服造影剂,显示胃腔及走形。

导丝导管交替向前送导管至十二指肠内

导管继续向前送,超过屈氏韧带,一般导管头端从十二指肠上升段方向向下基本可以进入空肠上段。可以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

前球囊注入15-20ml蒸馏水,整个置入过程结束。

个人体会

1、进鼻腔时由于个体差异,有些患者鼻腔不一定好进,可以换一侧进入,如果都不好进,千万不要用暴力进入,会损伤鼻粘膜,严重者会引起鼻出血,可以先进一根泥鳅导丝,然后将导丝尾部从肠梗阻导管的侧孔引出,引导导管下行。

2、胃形态各异,有时导管会在胃底盘圈,可以通过变换患者体位,或通过球管的角度调节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及方向再进行操作。有时幽门难以通过,可以先用一根交换导丝及导管通过幽门,再利用交换导丝的引导通过幽门,当然导丝也要从导管头端的侧孔出来。

3、鼻腔外固定导管时不要忘了告诉护理人员及家属,要预留放松一段导管,因为导管会随着肠蠕动下行,进去越多效果越好。

4、有时导管不能下行,可以通过补气孔补点空气,放置负压吸引造成导管贴附在肠壁上,或者前球囊的蒸馏水抽出来一段,让球囊变小。

5、四天后每天引流液超过ml,要提醒外科医生是否有外科手术指征。

肠梗阻导管置入后效果

最好的效果是导管从肛门排出,这样整个消化道从上到下全通了!

一点经验分享,不足之处,望介入同仁们不吝指导!

文章来源:介入家园

版权声明介入家园:专业介入学术平台

以上图文为介入家园平台原创

版权归介入家园所有

未经允许,谢绝商业转载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让更多人了解介入知识,知道介入知识,让介入医学更好地造福百姓,为更多患者排忧解难,渡过难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ws/83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