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遗传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6511050.html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40~65岁高发。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乙状结肠远端至齿状线为直肠。结肠和直肠并称为大肠,故结、直肠癌地常统称为大肠癌。
1.诊断公式
结肠癌=老年人+腹部隐痛+左侧或右侧腹部包块+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直肠癌=脓血便+直肠刺激征+直肠指诊触及肿块、血染指套+大便变细。
2.高危因素饮食;缺乏体力活动;致癌物质的作用;炎性刺激和遗传易感性。
3.结肠癌
(1)症状∶早期常仅见粪便隐血阳性,随后可出现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有黏液血便右半结肠癌以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左半结肠癌则以腹胀、便秘与腹泻交替等肠梗阻症状为主。
(2)体征∶可有腹部肿块和贫血貌,腹部包块轻度压痛。
(3)鉴别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菌痢;回盲部结核;肠道息肉。
(4)进一步检查
①纤维结肠镜检查∶同时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②X线气钡灌肠造影∶可了解全结肠情况。
③腹部B超、CT检查∶可了解病变周围情况和肝脏、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
④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和CA19-9测定,PPD试验。
⑤大便隐血
(5)治疗原则∶
①手术切除。
②化疗、放疗。
③支持治疗。
4.直肠癌
(1)症状∶直肠刺激症状(排便不适、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肿瘤破溃感染症状(大便表面带血、脓血便等),肠腔狭窄症状(大便变形变细、排便困难等)。
(2)体征∶苍白,消瘦,直肠指检阳性表现等。
(3)鉴别诊断∶内痔;直肠息肉;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
(4)进一步检查∶
①纤维结肠镜检查。
②X线气钡灌肠造影。
③腹部B超、CT检查。
④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和CA19-9测定。
⑤大便隐血试验。
⑥直肠指检。
(5)治疗原则∶
①手术切除。
②化疗、放疗。
③支持治疗。
5.注意癌肿生长的具体位置必须写清楚,例如"乙状结肠癌"不可写成"结肠癌","低位立直肠癌"不可笼统写成"直肠癌"。
仿真病例题
病历摘要
女性,38岁,腹胀、乏力、消瘦3个月。
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腹胀、乏力,近2个月来偶有右侧腹部隐痛。发病以来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无鲜血便,但有时大便色黑、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5kg。既往体健,月经规律,量正常。无烟酒嗜好。无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T℃,P88次/分,R22次/分,BPmmHkg。贫血貌,脸结膜和口唇略苍白。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劳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心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侧腹扪及一55cmx3cm纵行肿块,无压痛,活动度小;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诊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9g/,RBC35×/L,WBC45×/TN0.68,PLT×/T。大便隐血阳性。尿常规(-)。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将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
评分标准一、初步诊断右半结肠癌。
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1.腹胀伴乏力,右侧腹部隐痛,体重下降。2.右侧腹部扪及纵行肿块,无压痛,活动度小。3.大便隐血阳性。三、鉴别诊断1.炎症性肠病。2.阑尾周围脓肿。3.肠结核。四、进一步检查
1.结肠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X线气钡灌肠造影。2.腹部B超或CT检查。
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和CA19-9测定,PPD试验。4.胸部X线片。五、治疗原则1.右半结肠癌根治性手术。2.化疗和放疗。
3.其他治疗,如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中医中药治疗。4.必要时输血。
考试时间∶15分钟
评分标准
总分22分
一、初步诊断
4分
右半结肠癌。
4分
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
4分
1.腹胀伴乏力,右侧腹部隐痛,体重下降
2分
2.右侧腹部扪及纵行肿块,无压痛,活动度小。
1分
3.大便隐血阳性。
1分
三、鉴别诊断
3分
1.炎症性肠病。
1分
2.阑尾周围脓肿。
1分
3.肠结核。
1分
四、进一步检查
6分
1.结肠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X线气钡灌肠造影。
2分
2.腹部B超或CT检查。
1.5分
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和CA19-9测定,PPD试验。
1.5分
4.胸部X线片。
1分
五、治疗原则
5分
1.右半结肠癌根治性手术。
1分
2.化疗和放疗
2分
3.其他治疗,如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1分
4.必要时输血
1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ws/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