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婴幼儿常见的肠套叠,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北京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当宝宝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甚至果酱样血便等症状时,家长应高度警觉!这是宝宝出现肠套叠了。家长对肠套叠的了解比较少,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可能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什么是肠套叠呢?肠套叠发生时有什么症状呢?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肠套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

原发性的肠套叠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男女之比为2~3:1。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

肠套叠有什么症状?

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1岁以内者)和儿童肠套叠,婴儿肠套叠更为常见。

1.婴儿肠套叠多

(1)阵发性哭闹(腹痛):表现为突然的阵发性有规律的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伴有手足乱动、面色苍白、拒食、异常痛苦表现,然后有5~1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暂时安静,如此反复发作。此种阵发性哭闹与肠蠕动间期相一致,由于肠蠕动将套入肠段向前推进,肠系膜被牵拉,肠套叠鞘部产生强烈收缩而引起的剧烈疼痛,当蠕动波过后,患儿即转为安静。

(2)呕吐:初为乳汁及乳块或其他食物,以后转为胆汁样物,1~2天后转为带臭味的肠内容物,提示病情严重。

(3)腹部包块:在2次哭闹的间歇期检查腹部,可在右上腹肝下触及腊肠样、稍活动并有轻压痛的包块,右下腹一般有空虚感,肿块可沿结肠移动。

(4)果酱样血便:婴儿肠套叠发生血便者达80%以上。婴儿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血便,早者在发病后3~4小时即可出现,为稀薄黏液或胶冻样果酱色血便,数小时后可重复排出。

(5)全身状况:发病早期除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外,其它状况良好。发病晚期患儿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钝。发生肠坏死时,有腹膜炎表现,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等症状。

2.儿童肠套叠

儿童肠套叠症状没有婴儿肠套叠症状典型。起病较为缓慢,多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肠坏死发生时间相对比较晚。也有阵发性腹痛,但发作间歇期较婴儿为长,呕吐较少见。拒统计儿童肠套叠发生便血者只有40%左右,而且便血往往在套叠后几天才出现。发作间隙,腹部能触及腊肠型包块。很少有严重脱水及休克表现。

宝宝肠套叠,家长应该怎么办?

肠套叠时部分肠管连同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相邻的肠管之中,肠壁血供受到严重影响。受阻时间越长,发生肠缺血、缺氧越严重。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出现水肿,动脉也因受压而发生痉挛。如果静脉压不断增高,最终必然影响到动脉血供或发生血管栓塞性改变,造成套叠肠管完全坏死。继而发展成腹膜炎,甚至出现休克以致危及生命。

所以,肠套叠是需要及时治疗的急腹症。肠套叠如果发现、治疗及时,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就可以治愈,而发现晚、症状严重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频繁发生阵发性哭闹(尤其是出现不让碰肚子的情况)同时有呕吐的宝宝,家长要想到有发生肠套叠的可能,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怎么预防肠套叠的发生?

(1)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最好能按时按量进食,防止小儿胃肠负担过重或饥饿不适。

(2)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以防小儿尚未发育健全的胃肠道不能适应突然改变的食物。

(3)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小儿受到家冷、炎热等环境变化的刺激,引起胃肠蠕动紊乱。

(4)宝宝体内有虫的情况,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科学驱虫,不要擅自滥用驱虫药,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ws/67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