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营养案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空肠内


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是因胰腺胰蛋白酶自身消化作用引起的疾病,患者多表现为胰腺水肿、充血,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重症胰腺炎病情险恶,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是重症胰腺炎综合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究以我科EICU收治的5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空肠内影响对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科EICU年1月-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52例患者年龄在22-75岁,平均(47.43±14.28)岁,其中28例,女24例。

1.2方法

早期空肠内营养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置管前心理护理。因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险恶,合并的并发症较多,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焦虑、抑郁情绪高,再加上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更加重了对医疗操作的抵触。护理人员在患者置管前要向患者耐心、仔细的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情况、置管目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帮助其建立信心。②放置和固定空肠导管。取患者坐位或半卧位,清洁患者双侧鼻腔,以胸骨剑突下至鼻尖、耳垂的距离加20cm作为插管长度。于患者鼻腔内推入阴道钢丝,保持手柄完全推入,嘱患者保持头部后仰,从鼻腔插入鼻导管前段,后将患者头部向前弯曲插入胃部,拔除导丝25cm,再将导管送入20cm。保持比墙外导管松弛,将其固定在同侧而后。6-12h内,每隔1h从导管口注入25ml温盐水,插管后可给患者饮用中药大黄水,以促进胃肠蠕动。③肠内营养液选择。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因患者消化道功能削弱,需以易消化、易吸收食物为主,并根据患者每日所需要的热量进行供应,首次可经鼻肠管缓慢滴入ml5%GNS,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逐步增加喂养量。若加量后患者无明显异常,则可给予游离氨基酸配方食物。④导管阻塞护理。鼻导管阻塞是空肠内营养支持常见的情况,药物碎片、药物之间不相容、营养液粘附管壁、喂食后不及时冲洗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导管阻塞。因此要避免此类操作造成阻塞。若阻塞,应及时查明原因,鼻外折叠阻塞易于发现要及时抚平,体内阻塞则要行X线检查证实,用导丝拉直。⑤并发症护理。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在实施肠内营养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喂养,避免喂养不当造成患者腹泻。滴注时应取患者半卧位,防止误吸,若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输入,吸尽内容物,鼓励并帮助患者咳出误吸液或行气管内吸引。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体重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并就患者护理前后血浆蛋白水平变化进行分析。

1.4统计学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x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住院各项指标

患者排气时间为(58.06±19.34)h、体重恢复时间为(4.82±0.24)d、为住院时间(15.45±2.14)d。

2.2患者护理前后血浆总蛋白水平变化

实施护理后患者血浆总蛋白水平(66.39±8.24)g/L显著优于护理前(35.42±3.15)g/L,且t=5.,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重症胰腺炎患者行空肠内营养护理后,排气时间为(58.06±19.34)h、体重恢复时间为(4.82±0.24)d、住院时间为(15.45±2.14)d。这说明,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排气,排气后即可促进患者肠粘膜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受伤害,加快其肠道功能恢复进度,减少腹胀、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空肠营养可为患者提供术后所需要的能量,减少患者对自身能量的消耗,从而尽早恢复术前体重。另外,笔者研究还指出,实施护理后患者血浆总蛋白水平(66.39±8.24)g/L显著优于护理前(35.42±3.15)g/L,且P0.05,由此表明此类方法有较高可行性。此外,经肠外营养补充谷氨酰胺能够明显升高患者的血浆清蛋白水平,再加上操作简便、符合生理、有利于纠正代谢紊乱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尚有肠功能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空肠内营养护理,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助于维持其机体功能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原作者:周银丽

原作者单位:医院EICU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ws/58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