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983854.html李修范,湖北建始茅田民族中学教师,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科学哲学与文学爱好者,曾有不少诗歌、散文见诸报刊和杂志。
物语哲思
引子
教室前,女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Fαr,然后对大家说,这应该念作Fα,同时有无限远的意味。接着,又写下一个形状好似Q的符号,问到:这又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教室里的进修生们,只是观望着,一片默然。我独自站起来,发自内心地笑说道:老师,这是太极图带了个久久儿。突然我醒了,原来是一个梦。朦胧中,脑子里又浮过一串字眼:我们在减少积分,经营火花。
天梯
中国人的家什,一般都备有手梯,好上楼,据说是鲁班发明的。手梯的构造,是左右两根直木,中间装上横档,于是,供人们向上攀援。甚至,由此,人们还想象着,可以有无限向上的天梯。
生物界,DNA双螺旋结构,是两条链,中间同样架上简单的碱基对,正如手梯横档,但旋转着,延伸,便隐藏了所有生命的密码,当然包括人,也才有了今天之于人的科学识别,还有对病毒疫情的控制。
蚕,丝绸之路的始作佣者,也成就了东方的显贵,带来了东西方的交流与繁华。蚕的一生,从一个小颗粒中孵出,成长,直至身体通明,然后吐丝无尽,作茧自缚;又在冥冥中羽化破茧,升华生命,自由凌空,戏繁花,逐夕阳。
少年
人来到这个世界,最伟大的是思想。一个思想,一个念头,使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去征服一座又一座的高山,也塑造了无数鳞次栉比的华楼,人们得意于自己所创造的生活奇迹。
两岸夹山。中间是一条蜿蜒的龙河。一个老者在河水来兮的山洞里打坐。河水自东北来,流过瓦屋桥,流过一棵抱石而生的苍天古木,流过一间小土屋的门前,再向西南,继续奔流而去。小土屋里走出一个少年,沿东南的小路上东山。他听说这东山上的极高处,有一座神秘的殿宇,在那里,可以找到天宇间至上的真卷,并放眼西方,万山之巅。
风潇潇兮。前是一所学校,少年在学校找到了文学、算术、哲学、科学、心学五本书。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一步一步,登山。
科学
展开科学三百年的画卷。
麦克斯韦一组对称而漂亮的数学方程,预示着空间中有一种看不见的波动。空间不在空无,赫兹亲手验证了电磁波的火花,并有了电报的“滴滴”声。至今,电磁波的通迅弥漫空间,天眼天耳,以及人们浪漫的图像身影,还有军控、卫星,皆受着电磁波的支配和指挥。
琴声悠扬。爱因斯坦沿电梯加速上升,在小提琴酣畅的旋律中,领悟到宇宙星球的结构,借黎曼同志的几何推演,同样得到一组倩丽的数学方程,预言引力波存在,以及,当光线经过一个偌大天体旁边时,光线也会拐弯。
年的一次科考队艰难旅行,终于拍下了光线拐弯的照片。光是电磁波的一个波段。这说明,电磁波与引力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年,引力波也被仪器检测,证实了它的存在。
暗室,被一块大铁皮完全隔离成了两间。铁皮上有一个针孔,一束手电筒光从一边穿过针孔,在另一边呈直线传播。铁皮上相隔径寸再凿一个针孔,另一边竟然不止两条光线:定晴看时,过来的两条光线的旁侧,一个面地,并列而相间出现无数条亮纹,宛如,空间中生出一道天梯,专供神仙沓来?
牛顿在暗室手电筒一侧说光是粒子,波尔在另一侧说光是一种波。粒子,此一刻有确定的位置;波,下一刻弥漫空间。他们带着学生彼此吵了好久的架。有人出来劝架,说物质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德布罗意说,我和你,既是实体,一旦有相对运动,在天宇间就是波的涟渏。
人们总想测量到更小更精确,但发现越小越测不准,到小之又小的点时,如宇宙收缩,数学计算又开始发散,似乎此点就是通向另一个莫大空间的“洞”?
宇宙
少年徒步曲折婉转的石级,半山腰是一片原始的树林。
天空刮起一阵飓风,大片的树枝有节奏地参差起伏,传来呜呜的涛声。少年驻足侧耳,时有阿炳《听松》的旋律,时又人声喧嚣或狼群尖嘶。风中飘来几片阔叶,有一片落在少年的脚边,被少年拾起,沿茎脉缓缓撕开。
干脆坐下来,翻开科学的又一页,记录的是宇宙的生成模式。一个公认的“大爆炸模式”这样说:很早以前,宇宙就是一个极小极小的点,质量很大很大,温度很高很高。某一时刻,这个点突然爆炸,在极短极短的时间内,分布开来,又冷却、演化成现在的宇宙、星云,银河,太阳、九大行星。
少年噗地一笑。极小极小的点,存在于哪里?是点又是波,波又存之何所?现在的宇宙,这偌大的时空尺寸,是真是幻?
少年打开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发现空间和时间被一个公式联系在一起,当时间接近于0时,空间无限大,当空间接近于0时,时间又无限大。原来时间空间是相互转化的,它或许就是我们的一个感觉性概念?
少年继续思考。高能物理实验揭示,什么也没有的真空中,会倏忽间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不久又湮灭,化成一对光子消失在空间。那么能否假设,宇宙生成之时,本来就如两个区域以光速相对离去?
结果,一个区域看另一区域,尽管另一个也很大很大,但在前一个看来,只是一个点。反过来也一样。这样导致的进一步结果是,我们的宇宙本来就相对另一个宇宙存在,互为“相对宇宙”?
少年想起了铁拐李的葫芦和一个横着的8字。若如此,既是粒子又是波的疑难冰释,“暗能量”一并可推。
髯公
少年翻过一个山头,转过一道弯,面前突现数丈裂谷,不知深浅,对面悬崖百丈,稍远处,一道瀑布下来,直入谷底,再沿谷底哗哗流去。脚边的道路是釆药师的杰作,借几个径尺石头,全凭攀援。没想到石边青苔,脚下一滑,“啊呀”一声,少年跌下谷底。
醒来,少年发现自己在一间小木屋里。躺在一些树木支起的木床上,自己的头被包扎,清凉清凉的。一个老者正在为自己调正左腿,“别动,骨头已经碎断,需要将碎骨调整复位,再上夹板”,老者手过之处,也是清凉清凉的,并听到骨头复合到位的咔咔声。老者用杉皮做成夹板,把腿骨固定,再敷上与一只仔鸡一起捣乱的草药,包扎好。
“谢谢老先生救我,还请问您家贵姓?”老人捋了捋自己略带褐色的胡子,“就叫我髯公吧”。
磁泵
少年在髯公的照料下身体康复是较快的,大约三周,就基本上可以借着拐杖出屋外蹓跶了。小木屋不足50个平米,就在瀑布落底的不远处,周边约两三亩准平地。髯公近六十岁,在此已独自生活二十多年,除自种两亩苞谷瓜菜,常在山上釆药外出治病。天麻、木通、灵芝、滴血珠、海螺七、鸡心七,这些奇珍药品,更是带出去卖了,成为生活开支的来源。髯公还买了几百瓦的小型发电机,引高出木屋二十来米落差的瀑布水发电,屋中不少三五瓦、十几瓦的小电灯。
少年读到一篇爱因斯坦提出的“磁致反激辐射理论”。这天,看到流动的瀑布发出电来,想起每次换药时,髯公借一颗百瓦灯泡的发光,经意识调整后用手指发给自己辅助疗骨,凉中有热,热中带凉,不禁感叹到,发电机、人脑意识,不正是一个磁泵,在收摄流动着的能量发生作用吗?
生物
木屋边,几根开花的果树,菜地。菜地里的油菜也开着花,黄灿灿的。
少年踱步,想粒菜籽在地里生出菜秧,渐渐长大,再开花,结出无数的籽粒。粒籽中藏着菜的信息,收摄能量长大了,孕育新的信息吸收能量,结成富含能量和信息的籽实吧?能否理解成信息+能量=物质呢?那树的生长,树上果实的生成,是否都能作此解?
一根枇杷树,从石缝间长出,明显把石缝又撑开不少。信息收摄能量产生力的作用?想到树体体积的膨胀,又想到牛顿关于力的原始定义,少年的脑子里迅速推理出一个关于力和时空的方程。
结合相对宇宙,不正好符合这样的时空方程吗?
“我”谁
少年与髯公的相处,既感恩亦赤诚。发现髯公治病手法不凡,定身怀绝技,多次恳请赐教。一年多来,依次练到髯公亲画的第五个练功图。时而也与髯公一起去采药,或为他人疗病。
一天,少年替髯公给一个高血压老人出诊调病。路程很远,少年在老人家中安歇。少年对老人说,我晚上睡觉时给您调病。房间里的两个床成T字靠墙而立,挂着蚊帐。少年照顾老人在床上睡好,清楚老人的位置状态后,关好蚊帐,然后回到自己床上,关好蚊帐,脱下衣服平直躺下并调整呼吸。少年感觉自己忽然坐起,两手呼呼地隔空向老人发气调治。当调治完毕,少年向后躺下时,才意识到刚才坐起的只是一个虚身的自己,而实体的我依然躺着。
除了实体的我,还有个虚“我”吗?“我”又是谁?
立说
经过疗病实践与体验,少年领悟到人体真不只是平时所见到的,虚与实或正相依。
科学史上革命性的变化是惊人的,也是争议激烈的,正如麦克斯韦方程之后,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少年针对“磁致反激辐射”理论中,关于只含信息没有内能的“虚粒子”,大胆定义为“本体信息”,于是,在磁泵作用下抽取实体物质内能的事件,导致推出了“物质=能量+信息”的等式。
至此,综合前面所有探求,生命化生:信息+能量=物质;磁泵抽能:物质=能量+信息;时空转换:力与时间空间关系;再考虑爱因斯坦质能联系式,整一组,或可表征我们整个现实宇宙中的情况?
少年称此为宇宙方程组,理论称之为“信息-能量理论”。它的价值之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来,正如麦克斯韦之于经典力学?
寻师
少年需要继续登山,并争取求得更多必要的知识或指导,只好暂与髯公作别。恩情义重,亦师亦友,髯公说,我们有相会的时候,或以另一种方式。
少年跨越一座富于民族性学院大门,带着理论中的《相对宇宙》部分,请教于曾教自己《电动力学》课程的教授。教授指出,数学推导还有欠缺,可交流,会增益,莫怕信息共享。鼓励考研,推荐与上届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校友会面。教授自己研究霍金的“虫洞”,多少年后,在另一所名大学退休,依然仰望星空;而被介绍的那位校友已任某院校的校长。少年命途多桀,没有去考研究生,继续行进在自己草根的道路上。
在同学毕业三十周年的聚会之后,少年独自敬重地护送教授,去回归的列车。
心学
科学的天职是去揭示自然的真理。但过去成功的经验,让科学的规范变成了实验可测、数学公式表达、覆盖旧框架、预见新事物。因预见成验而成为科学。但科学的这种规定已经到了几乎极限的发展。至少,我们的数学是建立在地球角度上的直线(笛卡尔),曲面(黎曼),所以我们观察的宇宙、测量、概念,都只是基于地球的结论。我们的思维在作茧自缚。
宗教的研究本质上也不是骗人的把戏,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本质。如佛学,它把感知外物分成五个层次。眼耳鼻舌身(五识)、意识、我执(六根识)、阿赖耶识(输入输出)、真心(真妄同源,佛)。由此建立方法和理论,来体察领悟世界与人的本真。
心学。前两个层次为心理学,前四个层次为心灵学,心学应包含整个五个层次。
证伪
为了超越我们地球人的思维局限,现作几处基础性证伪。
时间。是把太阳绕地球一周规定成24时,秒,“秒”就是以地球角度上硬给出的概念。若在天外角度,一日就是太阳(光线所在空间某点)绕地球一周的轨迹长度,或者地面推进长度。按速度(比值)看,长度相比,连单位都比掉了。何况,在地外空间“点”位不同,比值也是任意值。长度。两物相对匀速,空间尺度变短;两物相对加速,时空曲率都会改变。同样一把尺,与选择的参照物,以及在不同曲率空间,长度的意义并不一样。
由此,时间、长度和速度,都只是在地球附近看物质的时空表现,借此成长的理论只是对我们附近的空间利用与掌控,没有更大的本质意义。
回归
或许,中国的周易模式,可以把握宇宙的本质。无极(清纯、能量)生太极(相反意义的量、混沌),太极生两仪(一分为二、两个相对区域、二气),两仪生四象(两区域再分阴阳,既之再生元素、平面),四象生八卦(成长为立体时空,虚实相间),于是宇宙时空基本确立。八卦生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时空内再生时空,宇宙星云,银河太阳,天地人虫)。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道。相辅相成两个基本元素,是宇宙生成的基础;生,是宇宙中一切物质的生成、壮大的法则。西方科学,到了走向宇宙,或许真的要向东方易经文化回归?
幽会
夜,少年自己的房间。一张罩着蚊帐的木床,床侧一张书桌,书桌上是吊着的电灯。电灯亮着。少年上床,关上蚊帐,仰躺着睡下,又把两腿稍曲,支起了一个金字塔。全身放松,开始调节呼吸,气沉丹田。良久,忽觉额头发怵,全身发紧,并同时听到有“咚、咚咚”三声敲门声。少年没动,下意识更加紧了深吸气,全身更加发紧。很快,少年脱体而出,下床,去门边开门。是髯公,平静地进了门来。
少年恭敬领髯公桌前入座。髯道,你是唯物者,为何跟我迷信呀。少年没有出声。唯心者唯物,唯物者唯心。少年听了依然平静,却觉得髯公更加可敬。你觉得未来改变世界的,是速度吗?不,我觉得应该是频率,少年说。我们能去宇宙吗?少年问。能,但要有目标,并记着回来,髯答。平常人能去宇宙吗?不能,只能坐飞船。根据你的研究,估计什么时候会有飞船?髯公反问少年道。我认为真正有飞船要等到引力波被应用,并设计引擎,利用天体的引力场补充能量和实现频率变换,少年说。什么时间可有?大约21世纪中,前后10年。那好,我走了。少年把髯公送出了门,回到了自己的床上。
殿宇
少年和髯公会晤中的预言,手机世界,似乎已经实现,频率增大一倍,存贮空间增加一倍。关于飞船的制造与旅行,已发现引力波,其他拭目以待。看来,本世纪,谁及早掌握了引力波应用,谁便真正领先了世界。
少年登上了东山之顶。在郁郁苍苍之中一座古朴的殿宇,入得门来,婉转上五层阁楼。顶层中间放一方桌,桌上一石。近看石头,似绝壁苍岩,高山流水,亦似浮图。顶部有一心形小石,如绝顶有峰。小石内,亦群山起伏,光霞远映,亦真亦幻,云水壑间。似有无尽的红尘,红楼梦境,尽在其中。石头的底座有字曰:红尘一心。旁边放有《心经》。
示启
西方与东方,西方方科学与东方文化,正如人类,以及人类思维通向真理认知的两半,共同构成不可或缺的统一,还需要发展。如老子过函谷,佛学入中土,如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相信新的革命性科学亦将萌生,并勃发于文化富涵的中华大地,日月互昭,熠熠生辉。真理永恒,也是相对,历史的镜子告诉人们,不要再用意识形态去纠缠互殴,而是用求真的心审慎对待。而需要充分喷发的火花,在少年,而传承非妄,授之六旬之后,亦寄寓少年。
—END—
文学丨公益丨参与丨见证
封面题字:黄国辉
文学顾问:杨秀武温新阶
主——编:谭功才
执行主编:黄—建
副主编:吴剑华李俢范李伟桓
责任编辑:张安安
封面设计:杨海瑜
编——委:詹谷丰江月卫董祖斌张学元
————:余继聪黄立康郭建勋杨—帆
————:谢美永毛兴凯许登彦杨召海
投稿须知
南方散文征~字的散文和随笔,要求文笔流畅、言之有物、时代性、文学性、可读性强,原创首发,未在其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ws/1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