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情况,表示近期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打通医养结合的难点、堵点问题。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我国公民有超过8年的时间带病生存,因此医养结合已成为刚需。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透露,即将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破解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
医养结合是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面向居家社区以及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的基础上,给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医疗卫生服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近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有多对。全国养老院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服务的比例达90%以上。面向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持续提升医养结合的可及性,改善服务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发布会上透露,我国即将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社区和农村医养结合的补短板工作。他表示:“社区这块主要是依托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养老设施、敬老院等,从内部改建扩建一批社区的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社区的失能老年人提供便利可及的医养结合服务。农村这块主要是探索和推动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村卫生室和农村幸福院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直接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的服务质量,最受老人和儿女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的支持力度。医养结合机构中的社会办医养机构,符合条件的也要享受社会办医的各项支持政策。面向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的医养结合机构,享受税费优惠政策,以及水、电、气的价格优惠政策。
除此之外,还将在土地保障、融资渠道和保险等方面予以更多优惠和支持。“土地一直是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堵点问题。下一步,我们在不改变土地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利用城镇的空闲商业用地、办公用地、校舍厂房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而且给五年的过渡期,五年内可以依然保持原来的土地使用性质,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不断地开发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拓宽医养结合的融资渠道。加强保险对医养结合的支持,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尽快纳入基本医保。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积极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商业医养保险。”
(本文转自央视网,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
至诚至爱,孝行天下。
养老入住——
—
—
您把TA养大,我陪您变老!
—我们懂您
所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zz/5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