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肿块内有绦虫?”昨天上午,嘉兴桐乡59岁的姚阿姨做了一个乳房肿块切除手术,结果却在肿块里发现了一条13厘米的白色绦虫。
听信偏方
5年前的病延续至今
5年前,饱受风湿病折磨的姚女士得到了一个偏方:不要告诉任何人生吃小青蛙,具有奇效。为了摆脱风湿的痛苦,她偷偷瞒着家人生吞了3只小青蛙,期待从此告别风湿病。然而,半年后他却出现腹痛等症状。
姚女士赶紧在家医院求助,经过诊断,姚女士患上了肠梗阻。怎么就突然肠梗阻了呢?姚女士一家也摸不到头脑。
医院,在上海住院20多天后,姚女士的病因终于被查明:绦虫引起的梗阻。姚女士这才意识到是所谓具有奇效的偏方害了她。
绦虫资料图
确诊以后,姚女士谨遵医嘱按时服用吡喹酮、阿苯达唑杀虫,并在后续检查和复查中一切显示正常,身体也没有再不舒服,姚女士及其家人便也没有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万万没想到5年后,她体内竟取出一条活生生的绦虫。
桐乡市二院外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张恽回忆,姚女士来就诊时说乳房有肿块,经过b超检查,确实其右乳房有肿块存在。“所以当时给患者安排的是肿块切除手术。”
面对手术中取出的“肿块”,从医多年的张恽也觉得奇怪。其后听姚女士和家人说起5年前的经历,张恽才恍然大悟,“临床上绦虫病患者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绦虫寄生到乳腺的情况非常少见。
“绦虫会随着人体的血液循环,通过自然通道在体内游走,然后寄生在人体的大脑、眼部及皮下肌肉。”张恽说,姚女士还是比较幸运的,“如果绦虫通过游走寄生在大脑,那后果不堪设想。”
后经证实,姚女士体内的这条绦虫是裂头蚴。
管住嘴
防止病从口入
所谓裂头蚴,学名为曼氏叠绦虫裂头蚴,其成虫寄生在猫、狗肠道中,虫卵随粪便排出,并在水中孵出幼虫,继而被蝌蚪吞食后,继续发育成原尾蚴,原尾蚴寄生在青蛙、蛇等野生动物体内。
当人进食了未煮熟的含虫卵的水或含有原尾蚴的食物后,虫卵先是在食入者的肠壁上吸附,然后孵化成幼虫,幼虫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组织,在人体组织游走,依靠吞食人体组织营养发育长大。
而姚女士乳房肿块内有绦虫,就是被5年前那3只小青蛙所害。
张恽提醒市民,这种寄生虫病以预防为主,虫卵或原尾蚴进入人体后,可随血液遍布全身各处,潜伏期从数月到数年不等,所引起的疾病中以裂头蚴寄生脑组织为甚,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因为寄生位置不定,潜伏时间长,并且虫体组织与人体组织相似度高,常规检查很难发现,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如吡喹酮、阿苯达唑等治疗效果欠佳,导致此种寄生虫病治疗起来极其复杂。
“像野生蛙类和蛇类动物携带裂头蚴的几率非常之高,所以最根本的预防就是防止病从口入。”张恽提醒市民,要科学处理食材,不随意饮用生水,从源头做起,杜绝此类疾病的发生。
来源: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本期编辑:芮丽莉
监制:刘维佳
--------------------------------------------------
平湖报社、平湖网(广西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zz/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