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康复直通车饮食管理对炎症性肠病的营养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主要研究饮食管理对炎症性肠病的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年7月~年7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患者的年龄22~61岁;其中有男23例,女14例;患者的病程为1~5年。在观察组患者中,患者的年龄23~62岁;其中有男24例,女13例;患者的病程为1~6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年,济南)》中关于炎症性肠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可以积极地配合护理工作。排除标准:排除伴有严重心、肝、肺、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排除伴有肠道癌变、肠梗阻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排除伴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可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方法为: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全面的健康知识教育,详细地向患者阐述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原因、对患者的伤害、疾病的治疗、护理方法等多种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全面的认知;由于炎症性肠炎会对患者的消化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无法正常的进行,致使患者出现一定的负面心理,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辅导,以促使患者的负面心理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饮食管理,管理方法如下。

(1)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炎症性肠炎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营养不良的产生与饥饿、疾病、年龄等因素有关,患者的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患者的身心功能受到损伤,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以掌握患者的饮食状况和身体状况,然后对患者实施合理的饮食指导。

(2)饮食方案的制定:在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后,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口味爱好等,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通过进食合理的营养物质,以减轻患者营养不良的症状,提升患的身体机能,减少疾病对患者的损伤。

(3)营养物质的供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可以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或者肠外营养的方式,肠内营养可以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促进肠道黏膜愈合,减少促炎因子;肠外营养可以作为肠内营养的补充,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症状。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学指标、干预后IB-DQ评分,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学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营养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A为(.65±25.27)mg/L、ALB为(33.04±3.31)g/L、BMI为(23.69±2.38)kg/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IBDQ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肠道症状、社会能力、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等IB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人们长期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对人体的肠道功能造成损伤,进而出现多种疾病。炎症性肠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此病会对患者的消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在病发后,会出现腹泻、腹痛、发热、贫血等多种症状,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饮食,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进而使患者出现身体机能异常。

临床上在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控制病情发展、持续缓解病情等治疗,同时会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以缓解患者的病情。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会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管理,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使患者充分的补充营养,改善患者的病情。

本文研究得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A、ALB、BMI等营养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症状、社会能力、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等IB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炎症性肠病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时,对其饮食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原作者:邬珍珍

原作者单位:浙江省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zl/56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