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


北京湿疹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89789.html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是内镜检查中常见的病理改变,且通常患者进行内镜检查的最初目的并不是筛查胃癌,由此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对于GIM患者是否应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否应进行内镜监测?如何监测?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pylori,H.pylori)慢性感染是非贲门肠型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全球至少80%胃癌可归因于H.pylori感染。非贲门肠型胃癌的发生通常经历正常胃黏膜—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的过程(Correa级联反应),内镜下胃黏膜活检可发现癌前病变。

1、对于GIM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H.pylori)检测和治疗

鉴于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美国胃肠病协会(AGA)强烈推荐对于内镜检查偶然发现GIM的患者,应予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治疗。在这一点上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指南、欧洲胃肠道内镜学会(ESGE)指南以及AGA三者是一致的。

2、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患病率约5%,GIM患者年胃癌发生风险仅为0.16%,10年累积风险约1.6%。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内镜监测可影响GIM患者胃癌发生率或死亡率,故AGA不推荐对GIM患者常规进行内镜监测。对具有胃癌高风险的GIM患者,可合理进行内镜监测。胃癌高风险的GIM患者包括:具有不完全型肠化生(至少部分为结肠型化生)、广泛型肠化生[累及胃体及胃窦和(或)胃角]及有胃癌家族史者。对于最佳内镜随访间隔目前尚无定论,基于GIM患者累积胃癌风险的间接证据,对于偶然发现的GIM,AGA建议每3~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应对胃黏膜进行仔细检查并对胃窦、体或任何可疑部位进行活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y/89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