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腹部肿块多见于右腹部,是右侧结肠癌的表现之一,提示已到中晚期,肿块表面可有结节感,一般可以推动,但到肿瘤晚期时则固定,合并感染时可有压痛。结肠癌的患者可出现进行性贫血,低热,进行性消瘦,恶液质,肝肿大、浮肿、结肠腺癌黄疸和腹水等。为此,汕头大医院为您带来一例局部晚期BRAFVE突变升结肠癌腹膜转移病例分享。
病例详情
基本情况
患者男,5岁,因“突发右中下腹疼痛伴腹胀1天”于年10月11日入院。
既往史:无。
家族史:其父有结肠癌病史。
体格检查:BMI6,ECOG1级,KPS90分,无贫血貌,左侧锁骨上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右中下腹轻压痛,右中下腹扪及可疑包块约4cm,腹腔其他部位未扪及明显肿块,直肠指检:直肠通畅,未扪及肿块,直肠外未扪及肿块。
辅助检查
CEA4.33ng/ml,CA19-.U/ml,HGBg/L。
腹部CT(肝脏)
肠镜病理:(升结肠)腺癌。肠镜检查:距肛门70cm见环周肿物肠腔狭窄,无法进镜。
临床诊断
升结肠腺癌cTxNxM0(Ⅲ期)
不完全性肠梗阻
MDT讨论策略
考虑患者有肠梗阻,科室讨论结合年结肠癌NCCN指南,行腹腔探查右半结肠癌切除术。
诊疗经过
.10.17术中探查:存在腹膜转移癌
诊断右半结肠癌同时性腹膜转移,根据NCCN指南,行右半结肠切除。
术后病理:右半结肠溃疡型黏液腺癌,浸润浆膜外,6/40淋巴结转移,57个种植转移(其中大网膜37个,小肠系膜个),pT4aNaMx(ⅣB(腹膜转移pT4aNaM1b))
基因检测:微卫星稳定MSS,BRAF基因为突变型,突变亚型BRAFVE,其余受检基因为野生型;KRAS基因为野生型。
术后诊断:右半结肠腺癌(pT4aNbM1b(IVB期)AJCC第七版)(pT4aNbM1c(IVc期)AJCC第八版);不完全性肠梗阻;腹膜转移癌(PCI5-6分)
点击下方,参与投票
MDT讨论
病理科:患者病理为黏液腺癌,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浸润浆膜外T4a,6/40淋巴结转移Na,更多表现为大网膜及小肠系膜转移。外院基因检测微卫星不稳定MSI–L,属于MSS;BRAF基因为突变型,突变亚型BRAFVE,该突变是预后不良指标。
影像科:CT对于腹膜转移敏感性不高,对于腹膜转移磁共振优于CT;普美显肝脏磁共振造影能更好的显示肝脏转移灶及数目,结直肠癌怀疑肝脏转移优先选择磁共振检查,该患者术前没有怀疑肝脏转移,故术前没有检查磁共振。
放疗科:中低位直肠癌T4患者无论在NCCN指南还是ESMO,均主张进行放疗。而在结肠癌特别是结肠癌术后,未有较多证据支持放疗的优势。
肿瘤内科:腹膜转移癌(PC)目前临床上多定义为广泛转移,常采取姑息治疗,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约6个月;BRAF基因突变亚型BRAFVE也是一个预后不良因素,中位OS8.8月。目前总体上,预判该患者预后不良。Glehen等对8个研究中心例行HIPEC治疗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患者进行统计显示,OS为19.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9%和19%;但NCCN指南委员会认为HIPEC其并发症高,死亡率达8%,仅适合临床试验。年临床使用HIPEC经验不足,故暂不选择。由于存在BRAF基因突变并且是右半结肠癌,靶向药不宜选择西妥昔单抗,可用贝伐珠单抗。该患者目前可按转移性结肠癌进行化疗选择。
胃肠肝胆外科:患者因肠癌并梗阻引起腹痛住院,肠镜及CT均提示肠腔狭窄,肠梗阻存在,术前CT未提示肝肺转移及腹膜转移存在,根据NCCN指南,有手术指征,术中探查发现有右上腹膜、大网膜及小肠系膜有转移结节,PCI评分5-6分,进行右半结肠切除加转移结节切除目的CRS后可达CC0-CC1。术后需要化疗等综合治疗进一步消灭腹腔残留肿瘤细胞,以期达到NED状态。
根据NCCN指南:大约17%的病人出现结直肠癌腹腔转移,%的病人只有腹膜转移,此种病人PFS和OS通常短于无腹腔转移的病人。治疗目的多为姑息。已有研究阐述细胞减灭术和围手术期加温腹腔内化疗(HIPEC)治疗腹腔转移,治疗相关并发症高,死亡率达8%,似乎长期生存也没有改善,目前委员会认为采用细胞减灭术结合HIPEC治疗弥漫腹腔转移只适合用于临床试验。但委员会同时也认识到需要更多试验来证实这种治疗手段。
根据MDT讨论,拟行mFOFOX6+贝伐单抗方案化疗(8-1)8个疗程后,稳定后改用希罗达+贝伐单抗单抗化疗维持化疗至疾病进展(PD)。用药过程出现高血压及手足综合征。
年11月14日开始行mFOFOX6+贝伐单抗方案化疗8个疗程后由于有神经毒性并且患者病情稳定;年3月日至年10月31日改用希罗达+贝伐单抗单抗化疗48个疗程;期间多次全腹CT增强及胃肠镜检查未发现疾病进展,年9月发现原切口部位有可疑病变,10月CT及彩超均提示腹壁有结节,考虑转移癌存在,CEA进行性上升,年11月日腹腔探查原病灶部位无复发征象,见盆腔腹膜与直肠浆肌层有白色稍僵硬组织,可疑种植转移,行腹壁肿块切除,病理:(腹壁)转移性腺癌,考虑疾病进展(PD)。
年3月及年6月复查CT均正常。
年6月复查胃肠镜均正常。
年11月1日复查CT正常。
年11月日CT提示腹壁占位。
年11月的检查:
CEA10.9ng/ml;
彩超:腹壁切口上方结节:癌复发和疤痕鉴别,建议穿刺;
CT:腹壁正中切口结节:癌复发和疤痕鉴别,建议活检。
综上所述,MDT讨论考虑疾病进展(PD):
年11月日行腹壁肿块切除+腹腔探查
腹腔探查原病灶部位无明显复发征象,见盆腔腹膜与直肠浆肌层有白色稍僵硬组织,可疑种植转移。
病理:(腹壁切口)转移性腺癌。左膈面腹壁未见癌
年1月基因检测:微卫星不稳定MSI-L,BRAF基因为突变型,突变亚型BRAFVE。
患者CEA升高,腹壁出现转移癌,考虑疾病进展(PD);MDT讨论后改二线方案:FOLFIRI±贝伐单抗单抗化疗(CSCO指南)。
年7月复查结肠镜见乙状结肠肠腔稍狭窄,可疑浸润乙状结肠病变,活检未提示癌,行PET-CT提示:肚脐下腹壁及乙状结肠癌复发转移可能性大。
年7月CT、PET-CT均显示腹壁转移,盆腔转移
年7月5日第三次手术腹壁(戳口位置)多发转移结节切除加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病理:腹壁(原五个戳口位置)转移癌,直肠溃疡型腺癌,淋巴结未见转移,疾病进展(PD)。
079病理:腹壁五个部位(戳口):转移性腺癌。
直肠溃疡型管状腺癌PT4aN0M1C。
患者一线治疗有效,但奥沙利铂未用足量,.8.15开始应用mFOFOX6+贝伐单抗方案化疗4次;但CEA和CA19-9均缓慢上升。根据CSCO指南,二线或三线,对于BRAFVE突变患者可应用维莫替尼+爱必妥+伊利替康;.11.8改用该方案后CEA和CA19-9有所下降。
00年01月CT未见异常。
00年3月3日胃镜和肠镜检查未见异常。
00年3月4日PET-CT:1.下腹壁结节考虑术道转移(1个);.盆腹腔播散性种植转移。
4月8日彩超:腹壁多发实性结节(5个),转移结节可能
4月17日磁共振报告:
1.右肝前叶上段结节:右肝良性标本术后改变
.下腹壁及腹腔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可能
00.4.17日MRI
由于影像均提示腹壁及腹膜转移存在,MDT讨论后于00.4.18行腹壁及腹膜多发肿块切除+小肠部分切除术术,手术所见左膈肌及左肝无进展。右膈肌及右肝见白色疤痕及散在小结节(00.3.9曾行肝脏消融并活检,病理是慢性间质性肝炎)。
腹壁肿块多发肿块;小肠部分受腹壁肿块浸润;降结肠侧腹膜有种植结节。
病理:腹壁多发转移性腺癌,小肠转移性腺癌;根据术中所见及病理PCI约19,CC-。
免疫组化:PD-L1TPS表达阴性,TPS<1%(TPS<1%)PD-L1CPS表达阴性,CPS<1(CPS<1)
患者当时情况:术前BMI4(70公斤/1.7米),现在BMI3(66公斤/1.7米),ECOG1-级,KPS70-80分,术后盆腔仍有肿瘤残留(CRSCC-左右)。
后续治疗:
00年5月1日基因检测显示,微卫星不稳定MSI-L,BRAF基因为突变型,突变亚型VE,KRAS和NRAS未检测到突变。00年5月日开始接受FOLFOXIRI+贝伐珠单抗8次。(根据00csco指南,考虑患者体质不错,除腹膜转移没有其他部位远处转移。)
CA居高不下,并且存在小肠肠梗阻及排便困难,CT及全消化道造影提示腹腔腹壁及盆腔转移,小肠梗阻。
00年9月6日行腹腔探查,术中见右侧腹腔肠管与腹壁浸润明显,无法探查,右肝与膈肌粘连无法探查,左侧膈肌见多发散在结节,左肝未扪及明显结节,左侧空肠浆肌层散在结节,但有约80cm肠管尚通畅,左侧结肠有散在结节,尚通畅,直肠吻合口周围盆腔成冰冻状,肿块固定,压迫直肠。双侧输尿管置管困难,有脓性絮状物流出。手术方案为留置双侧输尿管J形管,空肠与横结肠侧侧吻合,降结肠造瘘,直肠吻合口附近闭合远端肠管旷置。
病程回顾
病程回顾
病例小结
1.转移灶切除是BRAFVE突变患者生存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学科合作(MDT)是该类患者取得较好生存期的关键,该患者通过多次手术干预及积极化疗靶向治疗,目前取得生存期超过60月,进一步证实转移灶切除对延长生存的作用;
.对于右半结肠癌腹膜转移的患者,不要轻易放弃治疗;特别是对于PCI分数较低者(<6分),强烈化疗+贝伐珠单抗等有效的全身治疗是根本,结合积极合理的CRS,可使患者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3.该患者为男性,CEA一直不高,MSS,体质较好,能耐受FOLFOXIRI三药治疗,医从性非常好,能主动积极配合坚持治疗,乐观,卡培他滨单药加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超过两年半,这些是否也是该患者取得较长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4.BRAF突变预后不良,尤其是BRAFVE突变型。该类突变易存在腹腔种植转移(7%~15%)。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medical_live
talkmed.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y/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