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临床见闻辨证通腑法联合早期滴定肠内营


本研究行辨证通腑法联合早期滴定法实施EN,探讨其对肠功能和其他相关脏器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年10月至年5医院ICU收治的40例腹腔高压病人。入选标准:(1)入组前均取得病人或家属同意;(2)符合IAH/ACS的诊断标准;(3)符合中医腹胀满的诊断标准;(4)年龄≥60岁;(5)均未行开腹手术治疗;(6)转诊过来时未接受EN支持;(7)无严重代谢性疾病和消化道其他疾病,如放射性肠炎、短肠综合征等。排除标准:(1)机械性肠梗阻、消化道大出血者;(2)对治疗药物过敏者;(3)濒临死亡或复苏失败、无法配合或拒绝完成相关检查;(4)其他原因中途退出试验或病例不适合行EEN。

1.2分组

根据入组时的IAP值将40例病人分为IAH组和ACS组,以目前公认的金标准方法即间接法测膀胱压力作为腹腔内压力。具体方法为:病人留置导尿管,取平卧位,导尿管末端连接测压管,选择腋中线水平为零点,待腹肌完全松弛、排空尿液后向膀胱内注入25mL生理盐水,在病人呼气末测出的压力值即为IAP。IAH定义为:12IAP≤20mmHg;ACS定义为:IAP20mmHg。将IAH组病人随机分为B1、B2亚组,每组10例,ACS组病人随机分A1、A2亚组,每组10例。其中A1、B1亚组为对照组,A2、B2亚组为试验组。各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入科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如表1所示。病因组成为:腹腔大手术后、急性肠梗阻、腹部创伤,其它原因(如过度液体复苏等),各组病因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受试者知情同意。

1.3方法

对照组采取IAH/ACS的常规治疗,包括控制原发病、防治感染、胃肠减压、积极维护器官功能。当氧合指数(Pa02/Fi02)mmHg或呼吸频率30次/min时予机械通气(MV)。尿量0.5mL/(kg·h),持续12h或肌酐较基础值升高%~%时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肛门排气/排便且肠鸣音存在时予以EN支持治疗,存在腹水或腹腔积液时予以腹腔穿刺减压。试验组病人在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再依据中医辨证进行分组,分为热毒中阻证、气滞血瘀证、肺脾气虚证。(1)热毒中阻证,治法:消导化积,清热解毒。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2)气滞血瘀证,治法:理气通腑,活血祛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化裁;(3)肺脾气虚证,治法:益气健脾,通腑泄浊。方药:自拟益气通腑合剂。通过鼻胃管、鼻肠管或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等途径进行中药汤剂管饲联合灌肠之法,医院煎药中心统一煎煮,浓煎mL,1剂/d,持续治疗7d,IAP20mmHg者于密切监测下小剂量中药汤剂低速管饲泵入,一般持续治疗7d左右。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各亚组间受试者的性别、年龄、APACHE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2.2IAP变化

试验第1天,B1、B2亚组间I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4天开始,B1、B2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至第7天。A1、A2亚组间在第1天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开始,A1、A2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EN开始、达标时间,MV持续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B2亚组EN开始、达标时间较B1亚组显著提前,A2亚组EN开始、达标时间较A1亚组显著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亚组MV持续时间与ICU住院时间较B1亚组显著缩短(P0.05),A2亚组MV持续时间与ICU住院时间与A1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检测指标

试验组的iFABP、CVP、平均气道压和CysC1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瓜氨酸有所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各组28d死亡人数

A1、A2、B1、B2亚组死亡人数各为5、4、3、2例。Kaplan-meier分析显示,4个亚组的28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中,予以通腑法联合早期滴定实施EN后第3~4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IAP均明显降低,EN开始和达标时间也显著提前。通腑法可刺激肠蠕动,加强肠腔引流,减轻肠壁水肿,减少毒素的吸收,促进肠动力和功能恢复,使得瓜氨酸水平升高、iFABP水平下降,从源头上去阻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肠源性感染的环节,明显改善病人升高的气道压和CVP,也能降低CysC1水平,从而说明通腑法对病人呼吸、循环和肾脏等多器官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组检测指标的改善,其可能的机制为力学指标、生物指标结合临床指标的指导下评估EEN时机,通过喂养剂量的滴定法提高了EN实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提升了临床判断的准确性。在应用辨证通腑法联合早期滴定EN的病人中,B2亚组病人缩短了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IAP的降低促进肠细胞功能早期修复,提高了耐受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尽早恢复肠屏障功能,同时IAP的下降减轻肠壁、腹腔液体负荷,通过腹腔引流,减轻全身性免疫炎症反应和凝血紊乱,从而提高肠内营养达标率;而A2亚组病人未能减少MV时间和住院时间,这可能与过高的IAP造成肺、肾等远隔脏器功能持久损害有一定关系,过低的腹腔灌注压易致肠道缺血坏死,组织微循环衰竭,难以阻断全身病理生理过程的进一步恶化。

综上,中医特色通腑疗法可以减少肠内容物的同时增强胃肠动力,既简便又有效地降低腹腔高压;避免西药胃肠动力药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和手术治疗带来的巨大创伤和局限性。通过中药通腑法和早期滴定法丰富了EEN如何早期的理念,并提高了可操作性。然而,对于IAH和ACS的病人,该法均未降低28d病死率,有待后期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

原作者:朱宏坤,张海东

原作者单位:医院重症医学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s/89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