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来看1个病例
患儿,男,10分钟,因「呻吟、气促伴发绀10分钟」入院。
患儿系其母孕2产1,出生胎龄39+2周,因「胎膜早破1天余、胎儿窘迫、双子宫畸形」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3.25kg,羊水III度粪染,量约ml,脐带黄染,胎盘、胎膜娩出完整,Apgar评分1分钟9分,5分钟6分(肤色、呼吸、肌张力、反应各扣1分),10分钟6分。生后出现呻吟、气促,伴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口吐泡沫,转NICU治疗。
患儿自出生以来,无抽搐,胎粪及小便未排。
查体:T36.7℃,R62次/分,P次/分,BP59/32(40)mmHg,头罩吸氧下右上肢血氧饱和度81%,下肢血氧饱和度60%,Wt3.17kg。反应差,哭声弱,全身皮肤、外耳道、甲床可见胎粪污染,全身皮肤苍白,四肢末端发绀,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前囟平软,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发绀。胸廓饱满,呼吸急促,不规则,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略低,可闻及少许粗湿性啰音。心率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弱。脐带已结扎,无渗血。四肢肌张力稍低,原始反射减弱。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胸片:双肺野透亮度降低,双肺纹理模糊不清,双肺野可见弥漫分布斑点片状、斑片状模糊密度增高影,双肺门影增浓模糊,纵膈大致居中,气管插管头端约位于T3椎体水平,心影未见异常,双侧膈面模糊,双侧肋膈角稍模糊,上消化道见胃管影。
床边心脏彩超:动脉导管未闭(右向左分流);房间隔中部左向右分流,考虑卵圆孔未闭可能;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50mmHg;射血分数EF65%,心功能正常范围内。
床边血气分析:pH6.,PCO.5mmHg,POmmHg,BE-16.1mmol/L,HCO3-16.6mmol/L,SaO%。
入院诊断:(1)胎粪吸入综合征;(2)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3)新生儿窒息;(4)酸中毒;(5)新生儿败血症可能。
治疗:入院后予保暖、心电监护、禁食、气管插管+高频振荡呼吸机辅助呼吸、气道内滴注猪肺磷脂注射液改善呼吸功能、NO吸入降低肺血管阻力、硫酸镁解痉解除肺动脉高压、头孢他啶抗感染、镇静减少人机对抗、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
2.什么是胎粪吸入综合症?
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胎儿在宫内或分娩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导致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失活和肺组织化学性炎症,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受损的一组综合征。
3.临床表现有哪些?
MAS常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多有宫内窘迫史和(或)出生窒息史。
(1)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
是诊断的必备条件,包括①分娩时可见羊水混胎粪;②患儿皮肤、脐带和指、趾甲床留有胎粪污染的痕迹;③口、鼻腔吸引物中含有胎粪;④气管插管时声门处或气管内吸引物可见胎粪。
(2)呼吸系统表现
症状:生后开始出现呼吸窘迫,12~24小时随胎粪吸入远端气道,症状及体征更为明显,表现为呼吸急促(60次/分)、发绀、呻吟、鼻翼煽动、吸气性三凹征。
体征:肺部过度充气的表现,表现为胸廓前后径增大似桶状胸,听诊可闻及啰音。
注:MAS可并发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肺气漏、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低钙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肺出血等。
4.辅助检查有哪些?
胸部X线检查:肺斑片影伴肺气肿,由于过度充气使横隔平坦,重症者可出现大片肺不张、继发性肺损伤或继发性PS缺乏所致的肺萎陷表现,可并发纵膈气肿、气胸等气漏。(上述X线片表现在生后12~24小时最为明显)
动脉血气分析:pH值下降,PaO2降低,PaCO2升高。
最终诊断依据:足月儿或过期产儿+有明确的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病史+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胸部X线改变。
5.如何治疗?
(1)对羊水有污染的新生儿的处理
目前不再建议常规对羊水有污染、刚娩出的新生儿做口咽或鼻咽的吸引。此外,关于MAS患儿分娩后是否行气管插管吸引胎粪,目前认为取决于新生儿是否有活力(有活力的标准:呼吸运动好,肌张力正常,心率次/分,反之则判定为无活力),对羊水有污染且无活力的新生儿,应立即行气管插管吸引胎粪,而对有活力的新生儿则不再进行常规气管内吸引。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
胎粪中的某些成分能抑制PS活性,在MAS病人中,容易继发肺表面活性物质失活,所以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可以复张更多的肺泡,改善氧合,剂量一般给予mg/kg。
(3)机械通气治疗
①当FiO20.4时可用CPAP治疗,一般压力调节为4~5cmH2O。当肺部查体或X线提示有过度充气表现时,应慎用,否则因CPAP加重肺内气体潴留,诱发肺气漏的发生。
②当PaOmmHg,PaCOmmHg时是MAS的机械通气指征,常频呼吸机初调参数一般为PIP(吸气峰压)20~25cmH2O,PEEP(呼气末正压)3~6cmH2O,呼吸频率20~25次/分,吸气时间0.4~0.5秒,潮气量4~6ml/kg。
③对于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无效或有气漏,如气胸、间质性肺气肿者,可使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初调参数一般为:平均气道压(MAP)高于CMV时2~3cmH2O,对于肺气漏综合征患儿,MAP设置与CMV相同;吸气时间百分比33%;频率10~15Hz,一般体重越小,设置频率越高;振幅可根据胸廓起伏及PCO2而调定,初调值可设为MAP的2倍。
(4)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治疗
MAS患儿容易并发PPHN,出现动脉导管水平的右向左分流,导致严重低氧血症。MAS患儿,当右上肢(动脉导管开口前)与下肢(动脉导管开口后)动脉血氧分压差10~20mm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差值(SaO2)10%,表明存在导管水平右向左分流,提示PPHN。
①一氧化氮吸入(iNO):NO是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因子,具有强大的扩张血管作用,吸入NO可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及吸氧浓度,从而改善氧合,而对体循环压力无明显影响。常用初始剂量是20ppm,如氧合稳定,可在12~24h后逐步撤离NO。iNO应逐渐撤离,可通过每4小时降低5ppm,在已达5ppm时,每2~4小时降低1ppm,为减少iNO停用后的反跳,可降至1ppm再撤离。
②硫酸镁(MgSO4):负荷量mg/kg,用蒸馏水稀释成10%浓度,30min内静脉滴注,然后给予维持量20~50mg/(kg.h)静脉点滴维持。
吴琳等在一氧化氮和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中发现NO吸入和MgSO4静脉滴注均可有效治疗PPHN,但NO吸入起效更迅速,且具有高度肺血管选择性[7]。
(5)抗菌药物的应用
对目前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争议,但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常选择广谱抗菌药物,并进一步根据血、气管内吸引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
(6)其他
①限制液体入量:严重MAS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或心力衰竭,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②维持正常循环;③镇静剂及肌松剂:用于较大的新生儿,可减轻患儿呼吸肌对抗及活瓣效应引起的过度通气,减少肺气漏发生;④保温,满足热卡需要,维持血糖和电解质正常等。
编辑:周萌萌
题图来源:Shutterstock
投稿及合作:zhoumm
dxy.cn
患儿咳嗽老不好,都可能是什么病因?
患儿发热、伴面色苍白,别漏了这个病因
抗组胺药物:儿童应该怎么选?
医生,我婆婆有幽门螺杆菌,我小孩怎么办?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桂永浩,薛辛东.儿科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马海燕,刘翠青.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9,24(1):57-59.
[4]王六超,农绍汉.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22):-.
[5]杨彤,沈琪,黄献文.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5(3):-.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55(3):-.
[7]吴琳,黄国英,林其珊,等.一氧化氮和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3,2(2):91-94.
[8]《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53(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m/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