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医学上称之为呃逆,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多与饮食有关,常在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出现,是身体的一种保护反应。健康人经常会发生一过性呃逆,但很快就会自行消失,对生活不会造成影响。呃逆频繁或持续48小时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要是白天晚上持续打嗝,又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近期,我院中西医结合科就收治了一位打嗝久治不愈的患者。60岁的韩先生,家住济南东部。患有糖尿病,曾经做过心脏支架手术,由于脑梗后遗症言语表达不清,家人一直悉心照料,一日突然出现“打嗝”,刚开始都没在意,觉得过一会就好了,没想到这一打就是一周。在这期间,家属用尽了各种方法,能打听到的偏方都用了,也不管用。医院看过好几个医生,尝试多种治疗,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老人本身就体弱,加上不停打嗝,家属非常担心,如热锅上的蚂蚁,患者更是受尽折磨,寝食难安。一天,患者家属忽然想到之前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犹如抓住一线生机,急忙给王少莲主任医师打去电话。王主任问明患者情况后,在床位紧张的情况下,特意给病人腾出一张床位。韩先生住院后,王少莲主任不仅给患者安排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原发疾病,应用西药,同时让具有丰富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的孙飞医师负责诊治。
孙飞医师见到病人,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认为病人是胃火上逆所引起的呃逆,给予中药内服,针灸并结合西药同时治疗。病人当天就感到症状好转。孙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较久,结合基础疾病较多,对药物等治疗措施耐受程度较差的情况,每次查房都根据病情好转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经过三天的治疗,病人终于未再出现呃逆症状,患者虽然言语不利,但是每次见了孙大夫都要握握手,嘴里努力说着谢谢。家人更是感激不尽,出院时反复说:“太感谢您们了,药到病除,真是华佗再世!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那还用让老人受这么多天罪!”
无独有偶,济南市民康先生,52岁,也出现了打嗝的症状。这一打就是十来天,各种治疗用尽,没有一丝改善。烦躁不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胃堵得厉害,反酸严重,体重下降较多,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前来就诊。当孙飞大夫看见到他的时候,康先生很虚弱的躺在病床上,不停的打嗝。孙大夫察舌诊脉,认为病人是由于胃阴亏虚导致的呃逆,便在患者腹部的穴位按摩了几下,患者当时便感到胃部一下子痛快了好多,也不堵了,打嗝的频率也少了很多,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随后孙飞大夫又给病人开了几副中药,配合科室特有的中药封包、穴位贴敷等治疗措施,经过短期治疗,病人很快康复出院。
两位患者都是呃逆严重,但病因病证不同,治疗方法一不一样。对待同一种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既是中医传统特色,又是医生临证思变的具体体现,只有抓住病症的主要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事半功倍,药到病除。打嗝长期缓解不了,就得引起重视,是否是急性脑梗死,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一些疾病所引起。
中西医结合科已经治疗数十例因脑梗死,糖尿病并发症,肾病透析,肠梗阻等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均取得良好疗效。
最后告诉大家单纯的打嗝可以用喝水弯腰法(几口温开水,慢慢咽下,并做弯腰90度的动作10—15次),憋气法(屏住呼吸30秒—45秒),按压攒竹穴等是能够有效果的。如果超过24小时,不能缓解,建议来中西医结合科就诊治疗。
中西医结合科
中西医结合科充分融合中西医诊治疾病的特色和优势,在西医准确诊断疾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诊疗思路,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为患者提供个体化中医、西医结合治疗医疗服务。拥有针刺、艾灸、穴位贴敷治疗、中药封包治疗、中药足浴等中医药特色疗法。
诊疗特色:中西结合,特色诊治,内外同调,身心兼理
擅长疾病:内分泌、呼吸、消化系统疾病,顽固性失眠、焦虑抑郁状态,妇科、乳腺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面瘫以及颈肩腰腿痛。对糖尿病并发证如肾病、关节病变(包括弹响指、颞颌关节炎、膝关节疼痛、握拳障碍等关节不适)、周围神经病变(包括尿失禁、尿无力、遗尿、便秘、腹泻、便秘腹泻交替、耳鸣耳聋、听力下降、嗅觉减退或消失、多汗、心动过速、胃轻瘫、不完全性肠梗阻等)、早中期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孙飞
孙飞,医学硕士,擅长治疗各种内科,妇科,儿科杂症,如内分泌疾病,脾胃疾病,呼吸疾病,高血压,面瘫,心悸,失眠,焦虑抑郁等综合调理。对各种顽固性疾病及疑难病症有独特疗效。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预约就诊咨询电话
-
来源:医务部;排版:陈尔东
审核:华永新、刘鹏珍;终审:赵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m/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