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白霖 http://m.39.net/pf/a_4681581.html爬坡过坎上台阶,革故鼎新谋发展
——乌尔禾区年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亮点回顾
本报记者张晶通讯员妥俊荣
“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乌尔禾这几年的变化,一点都不为过。”不但乌尔禾区的党员干部这样说,普通老百姓也这样认为。
近年来,乌尔禾区委区政府以建设“安康富美乌尔禾”为目标,以前所未有的举措,大刀阔斧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建设。
特别是年以来,乌尔禾区党员干部结合主题教育,采取“目标倒逼任务,时间倒逼进度,督查倒逼落实”的工作方法,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拼命干,形成的强大合力全力推进十二大指挥部重点项目建设。
不见成效不松劲,不达目标不罢休。乌尔禾区群众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挂在了一张张充满喜悦的脸上,犹如向阳花海一样绚烂。
“全域党建”践行初心
如今,走进乌尔禾区,红色旗帜飘扬在每个角落——
中心城区有“红色地标”党群服务中心,商圈有“红色驿站”,景区服务点有“党群微家”……
随着近年来乌尔禾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以往的属地管理、条块管理的党建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乌尔禾区不断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探索全领域党建融合发展新模式。
“全域党建”,简而言之就是党建工作在整个辖区范围内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党的组织全覆盖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从而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最终实现服务党员群众零距离、无死角、全覆盖。
乌尔禾区年重点项目、工程--图为乌尔禾区瑞翔小区西区
年,乌尔禾区结合辖区没有独栋建筑打造党群服务中心的实际,不断挖掘辖区党群阵地、政务服务中心、社区学校等资源,实现共享辖区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类资源,在中心城区建立“红色地标”,打造集综合服务大厅、党建公园、党群阵地为一体的区街社党群服务中心,构建“一大厅一公园一中心多站点”成片格局,实现党建阵地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教育模式从封闭转向开放、教育对象从党员惠及群众。
同时,按照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结合辖区体量小、地域范围交叉、服务群体相对固定等特点,避免设施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将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厅和政务服务中心深度融合,实行一室多用。引入社区服务事项、旅游咨询、医疗救助、充电、休息等服务,推行“最多跑一次”向“最近跑一次”升级,打造十分钟服务圈,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形成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新模式。
为有效破解辖区单位互联互动难、社区党组织管理难、党员作用发挥难、居民群众组织动员难、党群服务中心活力激发难等问题,乌尔禾区还探索出“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运用网络技术,打造集“党员教育+积分制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平台——掌上党群服务中心。
该平台设置“我的、加入组织、我要积分、积分超市、微心愿、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发布、党建书吧、新时代大讲堂”八个运行模块。各类组织、党员、群众可通过参与认领完成城市管理、医疗卫生、便民服务、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来赚取积分,然后用赚取的积分兑换商品和服务,实现以服务换积分、凭积分促服务。
这种“积分—消费—再积分”模式,打通了服务党员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激励党员示范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基层治理合力,让群众在“掌上”就能找到组织,在家门口享受便利高效服务。
“还好有你们帮忙,孩子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乌尔禾区居民左尔古力·嘎子在拿到孩子期中考试成绩单后脸上笑开了花。
“因为我的能力有限,给孩子辅导功课方面很困难。”今年,左尔古力·嘎子在“掌上党群服务中心”的“微心愿”里填写了自己的诉求。社区审核确认后,把这项“微心愿”作为积分项目发布出去。驻哈克村工作队队员刘冬主动领取了这项任务。通过扫码签到、辅导学习、上传图片的方式完成了这项任务,获取了积分。
“掌上党群服务中心”畅通了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提供了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给予了组织服务群众的阵地,实现了组织、党员和群众“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把践行初心和使命常态化、制度化,成为乌尔禾区“全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造福百姓的有效实践。
“乡村振兴”村民受益
今年6月11日,乌尔禾区乌尔禾镇八匹马市场开放典礼举行,特色店铺开门迎客。
乌尔禾区年重点项目、工程--图为乌尔禾八匹马市场
乌尔禾镇八匹马市场坐落于乌尔禾镇查干草村和哈克村中间,由设计新颖的徽式建筑特色一条街组成,建筑总面积平方米,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28米,于年3月28日开工建设,仅用76天就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乌尔禾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民生项目工程,预计全年为两村创造的集体经济收益可达85万元。
八匹马市场全面投入运营,是乌尔禾区委、区政府持续响应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方针,也是乌尔禾镇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举措,更是乌尔禾区盘活村集体资金发展集体经济,把躺着的资源资产变活,让集体经济保值增值的“破壳”之举。它标志着乌尔禾区乌尔禾镇百余年来“有镇无市”的局面彻底结束,更标志着乌尔禾区在以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查干草村村民陈宇翠是这个市场的受益人之一。在当地干部的帮助下,她在八匹马市场开了一家名叫“乌尔禾礼物”的店,销售乌尔禾区特色手工艺品、手工制作的饮料以及汉服租赁,日均收入达到元左右。
在陈宇翠看来,这25平方米的店面,不仅是自己实现梦想的地方,更是她带着乌尔禾区农牧民妇女一起致富的平台。
陈宇翠说,随着乌尔禾区旅游业越来越兴旺,前来联系订做特色手工艺品的客户也在增多。订单一到,她就会将有手艺、有空闲时间的农牧民妇女集合在一起,大家共同制作、一起致富。
之所以选择在八匹马市场开店,陈宇翠分析说:“我们的市场附近就是民宿,游客晚上住在民宿,顺便就会来逛一逛,生意自然会越来越好。”
正如陈宇翠所说,乌尔禾区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基层调研时发现,镇上农牧民的孩子多外出打工,很多家庭仅剩两个老人生活,一户四亩大的院子打理起来十分辛苦。为了能够帮农牧民们改善居住环境,增加收入,特色民宿应运而生。
自年以来,乌尔禾镇着力发展特色民宿,农牧民可以把家中的院落宅基地流转给村集体,再由区委区政府牵头,建设装修成特色民宿,供游客居住。民宿运营20年后会返还给农牧民,期间农牧民每年还能拿到一笔租金。
如今,玫瑰花园、海棠别院、颐中小院等一批精品特色民宿相继开门迎客,目前已接待游客一万余人次。白墙黛瓦的装修风格、错落有致的设计、一步一景的布置、合理的空间配置,让人仿佛置身江南水乡的园林之中。按照一户10个房间,每间房每天租金元计算,即使分淡旺季,一个特色民宿小院一年的租金就可以达到五六十万元。
对此,乌尔禾镇工作人员姜德军说:“特色民宿的建设体现了区委区政府的长远目光和实实在在为居民着想的作风,乌尔禾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肯定会实现。”
“民生改善”民心所向
情系民生,医疗为本。
11月1日,让乌尔禾区百姓期待医院正式投入使用。
乌尔禾区年重点项目、工程--图为克医院
“我们期盼的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终于实现了,实在是太好了!”龙翔小区居民李学勤说。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是乌尔禾区委区政府对各族群众的庄严承诺。自治区九次党代会以来,在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乌尔禾区委区政府下定决心、下大力气解决民生领域中存在的短板和突出问题,要建乌尔医院。
历时3年,一座医院在乌尔禾建成投用。医院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涵盖急诊、内、外、妇、儿、中医、医技、体检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及手术室等多个科室。
与此同时,该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结合乌尔禾区医疗实际需求,提前谋划专业人才的引进,同时将“互联网+医疗”实现患者、医生、医疗专家的多方远程会诊。另外,该院化验及各项检查报告医院、医院实现“一体化”运行,医院还将医生职医院坐诊挂钩,尽可能放大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让医院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地服务于乌尔禾区及周边患者。
有房才能安居,安居才能乐业。住房保障是吸引、留住人才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乌尔禾区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m/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