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若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那么五运六气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大家都知道五运六气好,却不知如何应用,山东有一位医生,不仅做到了用五运六气指导开方子,疗效还颇佳,尤其是对一些疑难杂症、重症,往往有着药到病除的效果。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某段时间某些类型的疾病发病人数特别多,某一类方剂应用也特别多,但是没有五运六气的知识,就不知其所以然。还医院进修的时候,带教老师接诊了一个哮喘患者,患者二诊时说,这次的疗效不如去年好,带教老师说还是去年一样的处方啊,当时那位老师不懂为什么,我也不懂。现在想想,运气变了,病亦变了,再用以前的处方,就成刻舟求剑了。(噗,让小编想起了东北老艺术家的:双脚离地了,病毒就关闭了,聪明的大脑又占领高地了……)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五运六气,人本身就是宇宙自然界的一份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和万事万物一样都有其自己存在的“律”。我们的生活是由“律”组成的,宇宙离不开“律”,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律”,当然疾病也离不开“律”,我们诊断疾病也好,治疗疾病也好,离开了“律”也就离开了中医的本,这个“律”的表现形式受五运六气的影响,所以说我们研究疾病就要从“律”着手,研究“律”就离不开五运六气,所以说五运六气是中医的根之所在。病例1:一位反复肠梗阻患者,先以针刺合小承气加附子汤治疗,虽然腑气得通,但立位腹平片仍可见大量气液平面。回忆患者病史,年第一次出现肠梗阻,而患者是年出生,《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曰:“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病如不是当年气,看与何年运气同”,六甲年,土运太过,附子山萸汤啊。于是我立即开了2剂附子山萸汤,患者服完后重新检查腹部CT示:腹部液平面全部消失。肠梗阻算是完全好了。小编按:众所周知,肠梗阻对于西医来说,是99%要手术的疾病,王主任用几剂汤药保住了患者的肠子,实在是功德无量,也让中医在西医面前扬眉吐气,快哉!病例2:张某,男。出生日期:年10月。首诊时间:年8月5日。主诉:患者夜间盗汗40余年,每晚由于盗汗,要换3次被褥,严重影响休息。患者年夏天受凉后出现盗汗,至今有40余年的病史,中间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玉屏风颗粒等中成药,也看过诸多中医,治疗皆是以养阴敛汗为主,效果平平。舌质淡,有紫气,脉沉细弦。附子15g,茯苓30g,木瓜30g,覆盆子10g,怀牛膝15g,生地黄30g,生姜10g,炙甘草10g,柴胡10g,桔梗10g,枳壳12g,川芎1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三剂。患者服药当晚,盗汗明显减轻,服完3剂,盗汗消失80%左右。继服1周巩固疗效。按语:患者40余年的病史,只服了3剂就有疗效。该患者是我学习五运六气以来治疗的第一例盗汗患者,出生于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的年,就诊于同是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的年,发病于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的年。三个时间是巧合吗?不是的,这是有运气规律在里面的,运气对身体疾病的影响是长期的。患者出生于年的10月五之气阳明燥金加临阳明燥金,处方选用了乙未年的运气方备化汤加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具有降阳明的作用,我们在以后的病案中会有分析。其实在该患者的病机中我们抓住了两个点,一个是太阴,一个是少阳,只要把这两个点打通了,机体的津液运行就会畅通起来,地气才能上为云,天气才能下为雨。……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五运六气临床病案传真》,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总结平日临床利用五运六气理论进行临证的心得体会、思路介绍以及部分医案分析等内容,相信会提高中医同仁们学习和研究五运六气的兴趣,尤其是对中医在治疗急危疑难病时有更大的信心和思路。
作者简介
王希军,男,出生于年8月,主任中医师,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年“平喘颗粒对支气管哮喘(寒哮)的研究”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年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同年就职于山东医院,年6月拜师于国家中医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年被认定为龙砂医学流派后备主要传承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冬病夏治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成员,山东省淄博龙砂中医研究院院长,淄博市龙砂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在全国五运六气会议上做过多次学术交流。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五运六气临床病案传真》,由王顺整理编辑,中医出版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和文中图片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
●我被周维顺教授圈粉了
●病人不说话,舌头伸出来,我懵了……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m/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