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不舒服,问医生还是问百度


吃东西直接点线上外卖,买东西直接戳手机键盘下单——现在,连看病都懒得挪步,身体不舒服,直接用手机查查百度,足不出户,自己都能给自己当医生了!不过安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主任关玉杰医生提醒大家“目前因为迷信百度而延误病情的例子日益增多。互联网的确对健康知识普及起了很大作用,但患者一定要理性对待,不要被网络知识左右。”

01

孩子患病

妈妈先上网查询

周一晚上,为了1岁半女儿健康,市民曹女士很是紧张了一回。

从上周起,家里老人就多次跟曹女士说:“孩子的肚子胀鼓鼓的,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起初曹女士并不在意,直到周一晚上,看到女儿腹胀腹泻,还有呕吐的症状,曹女士这才慌了。赶忙手机上网,输入“1岁半宝宝呕吐、腹胀腹泻,没有发烧”,结果对比网上的症状,竟然是肠梗阻。“而且网上还说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曹女士慌了,第医院,医生检查后表示,孩子的“肠胃很活跃,没有任何问题,清淡饮食,调理下就好”,至于肠梗阻,更是无稽之谈。

“虽然自己很依靠网络‘小帮手’,但真正需要治疗的疾病,医院让大夫看病。”曹女士说。

02

网络看病

切勿对号入座

门诊上,经常会碰见被网络误导的患者。医学是生命科学,很复杂,即便是有同样的症状也不一定是同样的疾病。即便两个人患同一种疾病,治疗方案也未必一样。举个例子,一名很会上网的73岁婆婆。当时婆婆来就诊时,说自己的左眼疼,连带着额头也疼,她上网对着自己的症状一查,网上说可能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失明。医院就诊,结果检查后只是带状疱疹。

在医生看来,患者自己上网查询,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这是好现象。但是不赞同的就是随意在网上搜寻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不理性,就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总之,上网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心里得有几分清醒。对一些模棱两可或是一边倒夸某种药物或疗法的文章,或是只提好处不提禁忌和严格适应症的宣传更要特别小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ws/80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