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怎么引起的

中西合璧针刺印堂穴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


上海中医院麻醉科

术前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心理困扰状态,影响24–73%等待手术的患者。一旦计划进行手术,焦虑可能就会开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入院时达到最高水平。除了不良的心理影响外,程度高的术前焦虑还与患者手术满意度降低,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风险增加以及急慢性术后疼痛发生率增加有关。神经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的发生率比其他外科人群更高,研究表明,颅内或脊柱手术的患者中有87%以上术前受焦虑困扰。使用苯二氮卓类等抗焦虑药物,是降低术前焦虑的传统方法。然而,对神经外科病人的神经功能的早期评估很重要,因此,人们不希望这类药物的“残留”影响神经功能的评估。针灸被认为是一种减轻焦虑的非药理学方法。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针刺印堂穴(EX-HN3)和神门(HT7)穴是术前快速治疗焦虑症的有效方法,但这些研究却没有包含任何神经外科患者。因此,医院麻醉医师开展了一项研究,探讨针刺EX-HN3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前焦虑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年3月的Anaesthesia杂志上。01方法筛选年10月至年3月之间进行神经外科手术且年龄≥16岁的所有患者。排除标准包括:无法提供同意书;怀孕;针灸禁忌症;精神疾病;既往针灸史;计划使用针灸预防PONV;入院前24小时内使用过镇静药物。所有参与者均完成了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S6)和Amsterdam术前焦虑和信息量表(APAIS)问卷,以评估基线焦虑水平。STAI-S6是40个项目的Spielberger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的标准化缩写形式。STAI-S6的得分按比例递增,以便与完整版问卷进行比较,得分范围从20分(低焦虑)到80分(高焦虑)。STAI-S6已被证明与完整版本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参与者完成的速度要快得多,这在时间限制的研究中是有利的。Amsterdam术前焦虑和信息量表有四个与焦虑有关的问题,并已显示出与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的完整版本有很好的相关性。问卷中焦虑因素的得分相加,得出的可能总分为4分(低焦虑)到20分(高焦虑)。所有受试者在干预前均由主麻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进行观察和评估,分配到针刺组的参与者,接受一次针刺治疗,治疗时在EX-HN3点(图1)插入一个皮肤针(0.2mmX1.5mm)(图1)。针刺过程不注重“得气”或针刺的感觉。参与者每10分钟通过向按扣施加较小的圆周运动来手动刺激针头,留针30分钟后取出。取针后完成第二次STAI-S6和APAISa问卷调查。被分配到对照组的受试者没有干预,但在他们的床边等待了30分钟,然后完成第二次焦虑问卷。两组术中处理(包括镇痛和止吐)由主麻医师决定。图1主要观察指标是针刺30min后与非干预对照组相比,焦虑水平的变化,如STAI-S6评分所测。次要观察指标包括:焦虑水平的变化,由APAISa测量;患者在PACU报告的术后疼痛评分,分为无/轻度或中度/重度疼痛;PACU中的阿片类药物需求;PACU中PONV的发生率。02结果一共有名患者参与研究,其中名患者(每组62名)接受了主要指标的分析。两组在基线特征和焦虑水平方面大致相等。其中,62/位患者(50%,针刺组33,对照组29)可被归类为有严重焦虑症状(定义为APAISa≥10)。针刺组的平均(IQR[范围])焦虑水平(由STAI-S6测量)显著降低:46.7(36.7–53.3[23.3–70.0])降至40.0(30.0–46.7[20.0–53.3]),p0.,对照组无变化:41.7(33.3-53.3[20.0-76.7])至43.3(36.7-50.0[20.0-76.7]),p=0.。针刺组APAISa的中位数(IQR[范围])也有类似的下降,但对照组没有下降:10(6-13[4-20])到7(4-10[4-18]),p0.vs.9(6-13[4-18])到8.5(6-12[4-18]),p=0.。两组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相似(针刺组28/57,对照组21/49,p=0.)。PACU阿片给药率也相似,针刺组为26/57,对照组为21/49(p=0.)。两组PONV发生率均很低:针刺组为2/57,对照组为1/49(p=1.)。在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中没有任何不良事件报告。03结果这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EX-HN3针刺30分钟,采用STAI-6和APAISa问卷评估术前焦虑水平,分别降低了14%和30%。当使用APAISa进行测量时,焦虑水平有更大的比例降低。对于两种评分方式产生的差异:完整的Spielberger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被认为是焦虑测量的金标准,但APAISa与之也有很好的相关性(Cronbach’sα0.84)。Spielberger的优点是可以更快地完成,且它是专门为术前而设计的唯一焦虑测量方法,应用面更广。当用STAI-6评分测量时,针刺组的焦虑水平下降,而对照组的焦虑水平上升(尽管不显著),相比之下,两组的APAISa评分都有所下降,尽管这一降低仅在针刺组达到统计学意义。这可能表明,这两种评估工具的得分分布不同,但中值并不能充分反映这一点。然而,如果两种测量工具都考虑了平均值并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那么针刺组的焦虑水平只会降低,而对照组的值不变;STA:针刺44.95(10.8)至37.85(9.94),p0.vs.对照组43.98(14.8)to43.76(13.7),p=0.80;APAISa针刺10.13(4.26)至7.76(3.75),与对照组9.48(3.80)至9.37(3.84)相比,p0.,p=0.63。这表明焦虑的减少是由于干预措施之间的真实差异,而不受所用测量工具的影响。针刺发挥抗焦虑作用的确切机制尚未确定。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显示针刺降低了边缘系统、杏仁核和下丘脑的活动。这表明所观察到的焦虑缓解可能是由于直接的中枢镇静作用或交感神经系统反应的减弱。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寻找减轻焦虑的最佳针刺穴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针刺EX-HN3可以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水平。由于针刺是一种费用低、耐受性好、操作简单、对意识水平无长期影响的治疗方法,因此对于焦虑患者,应视针刺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04中西合璧述评焦虑是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或危险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无论疾病还是手术,对患者而言都是一种强烈的生理心理双重不良刺激,各科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术前焦虑不仅增加术后PONV以及急慢性疼痛发生率,还可能增加麻醉手术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可能增强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程度,抑制T淋巴细胞的成熟,降低白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活动,使患者术后更容易感染,伤口愈合延迟,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因此,对患者的术前焦虑进行及时治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认为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高麻醉、手术安全性和促进患者术后身心康复的重要手段。神经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更高于其他手术类型,术前采用抗焦虑药物可能影响神经功能的评估,药物不适用于神经外科患者,因此传统的费用少、效果好、副作用稍的中医疗法越来越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ws/51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