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1.机械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类型。
2.粘连性肠梗阻常在腹腔内手术(如急性阑尾炎)、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肠粘连的基础上发生。
3.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在饱餐后剧烈运动时发病。
4.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大便为果酱样黏液血便。
5.绞窄性肠梗阻有肠壁血运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胃肠减压可抽出血性液体。绞窄性肠梗阻时呕吐物为血性或棕褐色液体。可排出血性黏液样便。
6.X线检查:对诊断肠梗阻有很大的价值。一般梗阻发生4~6小时后,立位或侧卧位腹部平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及胀气肠袢。
7.肠梗阻患者在确定无肠绞窄后可应用解痉剂,如阿托品肌内注射以缓解疼痛。
8.肠梗阻患者应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若肠梗阻解除,患者开始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12小时后,可进流质饮食。
9.肠梗阻患者术后应尽早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今天的知识点就到这里了哦~每一天小编都在这里等你,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ws/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