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一个27岁的新婚丈夫被诊断为肠癌晚期,在视频播放出来后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我们看门诊,消化科医生最常问的一句话:“大便性状改变”让很多人不放心。那么,大便性状改变到底是什么意思?大便性状改变就一定是肠癌吗?今天咱们就简单说说——视频中的这个男孩子,实际上他患的是一种家族性息肉病。去年老杜医生发现的一例患者才19岁,高中生,切除了整个大肠,主要是遗传因素造成的。今天我们聊聊大便与肠道疾病的关系。
正常的大便
No.1大便量和形状
大便的量:正常成年人通常在正常饮食条件下每天排便一次,排便量约为~克。
面粉、大米和肉类的主要摄入量是细微和少量的粪便。食用粗粮,尤其是大量蔬菜后,由于粗纤维含量高,粪便量会增加。
如果胃肠道和胰腺有炎症或功能障碍,粪便量会因分泌、渗出和消化吸收不良而增加。
大便的形状:正常大便的形状呈长条型,类似香蕉状,同时排出的大便也不会太硬,但是也不会散开。下面是大便布里斯托分型:1、2算便秘,6,7算腹泻。3、4、5算正常,其中4是满分分的最理想的大便,俗称香蕉便。
大伙每天的大便是哪一种,投个票看看了
如果你的大便是4,恭喜了!
一旦出现便便变形、变扁、变细、有沟槽,就要高度警惕。
No.2排便感觉
能在1~2分钟内自然、通畅地排出,整个时间不超过5分钟,便后觉得轻松,没有残留便意,就是正常“畅便”。
No.3大便颜色正常
黄色或黄褐色:正常大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淡黄色:摄入奶制品,大便多为淡黄色
绿色:吃较多绿色蔬菜时,大便会偏绿
棕黄色:吃肉较多,大便为棕黄色;
黑色:吃猪血、猪肝,或服用某些药物时,大便发黑
排除上述因素,一旦大便发黑、陶土样的白色、暗红、或者鲜红血,医院,看看医生。
No.4排便次数
排便次数和习惯因人而异,每日1次,晨起排便者居多。
一般而言,无排便困难及其他不适,1~3天排便一次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过3次不算腹泻。一般情况下,每周排便不少于4次,每天不多于3次。
No.5脓血便和粘液便
这种情况一般代表肠道有感染或者是肿瘤,或者是炎症性肠病。
大便异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颜色异常
大便颜色是不是发黑?大便颜色是不是暗红?大便有鲜红的血?有时候痔疮也是鲜红色,直肠癌也会出现鲜红色大便
2、形状异常
是不是越来越细,像个铅笔?是不是变细了?或者变形,不像以前的样子?
3、大便时感觉异常
是不是解了手,还感觉没有解完?或者要么像水一样、要么便秘解不出来?
4、大便性状异常
拉完了,回头一看你的黄金,如果有黏答答的,粘在便池壁上,不容易冲走,可能有问题了。
5、便秘、腹泻相交替
昨天还便秘,今天突然很舒畅;或者一直拉稀,这几天突然正常了、成形了
6、突然间不放屁了,还有腹痛;肚子上还会摸到一个包
7、突然,拉不出屎。还腹胀腹痛....
8、突然消瘦了
9、淋巴结大了
摸摸大腿根和胳肢窝淋巴结大了...
10、消化不良症状...
各位朋友们,如果你们一旦有上面这些信号,特别是最近体重下降+大便不正常(便秘或腹泻)+有家族性肠息肉/肠癌病史的,赶紧找消化科医生看看啊。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大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这时候,我们消化科医生一方面给病人做视触叩听这些体格检查,另一方面还需要完善以下辅助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隐血、粪便钙卫蛋白、血液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血清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的抗原、铁蛋白、血沉等)影像学:拍片子或者腹部CT内镜:胃镜、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等检查有时候需要直肠指诊
检查结果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就看个人造化了,但是我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文章转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chuc.com/dzys/9114.html